八公山区按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坚持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结合“三线四边”环境整治、非煤矿山综合治理、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积极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扎实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确保创森工作着实取得成效。
这个区早谋划、早启动,于去年11月份,组织区、镇、村三级普查人员,对辖区村庄、道路、沉陷区、石质山等宜林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合理编制森林增长工程规划,实现环境整治、土地整理、水利工程、沉陷区治理和绿化工程的同步推进。实行责任分解、挂图作战,对辖区7家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工程重点、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进一步明确,并由区督查室负责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奖补资金的同时,区财政安排260万元用于森林城市创建工程补助,石质山造林等工程按照500元/亩标准补助,并积极吸纳金融部门和社会闲散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在大力宣传植树造林意义、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植树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私企业、种植大户投资造林绿化。结合旅游开发和土地流转,凸显项目引领,加强对共青林、巾帼林、政协林、金财林、网友林、创模林、工会林、八一林、人大代表生态文化园续建、抚育,大力扶持蔡家湾、杨家地1000余亩花卉苗木基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目前,这个区已完成整地打穴2300余亩,占任务的73%;植树造林2200余亩,占任务的70%;基本完成东西部第二通道八公山段绿化提升任务;山王镇、妙山林场、凤台林场等单位完成或超额完成造林任务。
今年,八公山区将围绕创森工作,做好“山、水、路”的文章,大力提升八公山、沿淮河、沿道路的绿化水平。按照“主攻石质山、覆盖二通道”的工作思路,编制实施《非煤矿山整治环境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稳步推进1250亩的石质山造林工程;强化领导带头、示范引领,以示范点、示范片的形式,推进12公里的东西部第二通道森林长廊和800亩的淮河大堤森林长廊建设;积极推进400亩的城区绿化任务,确保今年争创1个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全面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缪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