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民意“导航” 立说立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民意“导航” 立说立改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10 6:52:2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公山区教育实践活动边查边改求实重效

      头戴小红帽,身穿小马甲,左手拿着蛇皮袋,右手拿着拾物钳,三五成群向小广告“开刀”,四人一组对垃圾“宣战”。这边是忙得不亦乐乎,那边的场面更是热火朝天。摆放展板,发放资料,现场解答,多措并举;普法宣传,防火防盗,小区治安,内容丰富……3月8日,八公山区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团委、街道等单位的70多志愿者,在建东社区集中开展“送法律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这是该区践行群众路线,坚持“边学边改,立行立改”交出的又一份生动答卷。

      几天前,该区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过程中,新庄孜街道建东社区居民反映小区环境卫生水平下降、治安问题存在隐患。区里立即行动,组织开展了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抓起,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八公山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决定用民意来“导航”,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见实见效。

      有了“导航仪”,还要有行之有效的“路线图”,为把“图”绘好,八公山区按照“走出去、请进来、融进去”的思路,通过调研、座谈、发函、上门、评议、约谈、开门、网络、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为整改落实打下基础。目前,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走访群众2000余户,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走访群众5000余户,梳理反馈出经济发展、基层党建、生态保护、民生工程,以及“四风”和“三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800余条。

      查找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八公山区委负责同志的话语道出了该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落脚点。该区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实行开门整改,向群众作出整改承诺,及时公布整改情况,请群众评价和监督。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开始就改起来,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满意。

      在梳理出的意见建议中,有社区居民反映小区治安问题,八公山公安分局以辖区派出所为单位,对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共停车场、消防安全设施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同时,加大治安巡防力度,增加巡防次数和巡防警力。有居民反映八公山风景区日常管护力度不够,多处护栏受损,环境卫生水平低。区政府立即责令旅游部门等单位加强景区内外保洁,在景区内外增建2-3座生态环保公厕,对景观大道、南塘旅游道路两侧、青龙山南坡进行植树绿化,并加强日常管护,对破坏的设施进行修缮。区旅游局和区文明办也联合制定相关措施,宣传鼓励市民文明锻炼,文明出行……

      “群众提意见,说明我们工作没干好,我们要举一反三、注重长效、立行立改,要改出成效,改出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改出更加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八公山区教育实践活动在听取意见、查摆问题时作出的承诺,正在一步步兑现。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缪亚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