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好媳妇 好妻子 好母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好媳妇 好妻子 好母亲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5 6:56: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潘集区高皇镇高皇村“好媳妇”何章娥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1996年,24岁的何章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2006年元宵节,本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对何章娥一家来说却是痛苦的一天,和她生活了10年的婆婆突发脑血栓,从此便卧床不起。丈夫为了生计在深圳打工,很少回家,照顾婆婆的重担便压在了她的肩上。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顾不上一天的劳累,何章娥都主动去伺候婆婆。为防止婆婆得褥疮,她坚持每天给婆婆翻几次身,并进行全身按摩。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婆婆在床上躺了八年,何章娥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伺候,从不厌烦。由于公公去世的早,为不让婆婆感到寂寞,她每天都会给婆婆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娥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婆婆,她很少回娘家,偶尔回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由于何章娥无微不至的照顾,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转,如今已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下床活动了。何章娥的孝顺,人尽皆知。她多次被评为镇、村“好媳妇”,淮南电视台《今晚800》栏目也进行过专题报道。

      她的支持是我工作的动力

      由于离家太远,丈夫程宏一年才回家一次。但她理解丈夫、支持丈夫,她在家又当爹又当妈,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为了不让在外打工的丈夫操心,她每次给丈夫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她说“本来人在外地打工就想家,要是再让他知道家里的困难,他还怎么能安心工作啊”。婆婆生病后,丈夫本打算放弃工作回家照顾母亲。她知道丈夫的想法后,就对丈夫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去吧,这个家有我呢!”当她把丈夫送上南下的火车后,才意识到自己又许下了一个沉甸甸的诺言。丈夫感慨地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何章娥对孩子的教育却从没有放松过。她常说,“我们这辈子没有学习的机会就算了,一定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从小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他每次买了喜欢吃的东西,总是先拿给奶奶吃;妈妈不在家的日子,他就一直不离奶奶左右伺候着;每次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他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如今,正在淮南二中读高二的儿子程一鸣,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学兼优、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

(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