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养正居敬 汉字不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养正居敬 汉字不老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3 6:48: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暨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淮南赛区选拔赛侧记

     “请听题: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听清楚了吗?”主考官那纯正而浑厚的语音在赛场内响起。

      随着一分钟倒计时的开始,每一个坐在书写台前的选手沉着冷静地开始答题。

      3月1日上午,淮南市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暨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淮南赛区选拔赛在田区十六小举行。

      传承汉字书写文明

      2013年,中华汉字如同飓风席卷全国,无论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撩起的文化浪潮,还是《汉字英雄》掀起的汉字泉涌,无不让我们的汉字文化从几千年传统的内敛与沉寂中振奋雄风,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奏出时代的强音。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人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在电脑上打字写文章,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很多国人出现了能够阅读却写不出准确的汉字。倘若我们子孙后代的汉字书写能力继续滑坡的话,中华民族文明文化传承的品质就会形成缺损。举行汉字听写大赛,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举办此次大赛的市教育局、市语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36员小将“巅峰角逐”

      去年10月,我市启动了中国汉字听写竞赛活动,一股浓郁的汉字文化风在我市迅速蔓延。各学校在开展普及性汉字规范书写活动的基础上组成了本校的参赛代表队,最终,淮南实验中学、洞山中学、淮南十中、淮南十一中、淮南二十一中、淮南二十八中6支代表队共计36位选手参加了当天市级大赛。大赛采用现场汉字听写形式,听写内容主要为7至9年级语文课本词汇及现代汉语词典。每个参赛代表队共有6名队员,比赛开始先由各队1号队员作答,再由各队2号队员作答,按顺序依次进行。回答正确者前往待赛席准备参加下一轮比赛,回答错误者淘汰离场,最后一支坚守在场上的队伍即为第一名。

      这是一场高水准的较量,36位小将在此前的比赛中已经受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考验,都非常优秀、难分伯仲。

      “孜孜不倦”、“敝帚自珍”、“风驰电掣”、“打喷嚏”、“舐犊情深”,那些听写的词语看似一些常用词,但却是最容易混淆和写错的,所以场下的观众自始至终都在为场上的那些“小将”们捏着一把汗。

      主持人也自是非常投入,与台上台下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三个评委更是双眼不离书写屏幕,看字、评判一丝不苟。

      前两轮比赛时,6支代表队的比分难分高下;随后的几轮中,某队将“良莠不齐”的“莠”写错后,另一队将“面面相觑”的“觑”写错了;当两支队将“分道扬镳”的“镳”写错后,另三个队又将“溘然长逝”一词写错了……比分就这样呈拉锯式上升。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后洞山中学代表队摘得了桂冠,获得了参加省级“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资格。

(记者 张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