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八公山区党员干部广泛深入村、社区开展走访征求意见活动。为了使走访过程更规范,避免走访成“走过场”,让受访群众无顾虑,该区在走访过程中巧用了“亮身份、明区情、深交流、提问题”的工作方法,使走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亮身份。该区要求党员干部走访时,佩戴党徽或出示写明本人工作单位及职务的证件。并通过手机短信和记录等方式,让受访群众记住走访干部姓名、职务等基本信息。让群众知道自己是在给谁反映情况。
明区情。该区印制了《区情说明》宣传单,并发放给每户受访群众。在区情说明里介绍了该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工作思路、重点举措和工作目标,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开展基本情况。增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工作透明度,受访群众尤其是外出返乡人员对区情有所了解后,使所提意见建议有操作性。
深交流。党员干部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温暖民心,只有“以心交心”才能赢得民心。为了避免“敷衍式走访”、“直接式提问”,该区把“深入交流”作为走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除按照“六必访六必问”的要求外,区千名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人手一本“民情日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提问题。走访的目的就是拜群众为师,让群众把对地区发展有利的意见、建议提出来,把党员干部身上的“四风”和“三症”方面的问题找出来,同时深入了解群众疾苦,把群众生产生活上的现实困难记下来。每走访一户,走访人都认真填写《走访征求意见记录表》,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对暂时解决不了的意见和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分类,并交给相关单位和部门,或是逐级上报。截至目前,已走访各类群众近万户,收集涉及经济发展、基层党建、美好乡村建设等十个方面的意见建议56条。
(德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