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八公山区走访活动巧用“四步”工作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八公山区走访活动巧用“四步”工作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2/28 6:54: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八公山区党员干部广泛深入村、社区开展走访征求意见活动。为了使走访过程更规范,避免走访成“走过场”,让受访群众无顾虑,该区在走访过程中巧用了“亮身份、明区情、深交流、提问题”的工作方法,使走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亮身份。该区要求党员干部走访时,佩戴党徽或出示写明本人工作单位及职务的证件。并通过手机短信和记录等方式,让受访群众记住走访干部姓名、职务等基本信息。让群众知道自己是在给谁反映情况。

      明区情。该区印制了《区情说明》宣传单,并发放给每户受访群众。在区情说明里介绍了该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工作思路、重点举措和工作目标,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开展基本情况。增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工作透明度,受访群众尤其是外出返乡人员对区情有所了解后,使所提意见建议有操作性。

      深交流。党员干部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温暖民心,只有“以心交心”才能赢得民心。为了避免“敷衍式走访”、“直接式提问”,该区把“深入交流”作为走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除按照“六必访六必问”的要求外,区千名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人手一本“民情日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提问题。走访的目的就是拜群众为师,让群众把对地区发展有利的意见、建议提出来,把党员干部身上的“四风”和“三症”方面的问题找出来,同时深入了解群众疾苦,把群众生产生活上的现实困难记下来。每走访一户,走访人都认真填写《走访征求意见记录表》,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对暂时解决不了的意见和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分类,并交给相关单位和部门,或是逐级上报。截至目前,已走访各类群众近万户,收集涉及经济发展、基层党建、美好乡村建设等十个方面的意见建议56条。

(德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