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创新科技为春季田管保驾护航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创新科技为春季田管保驾护航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2/28 6:46:5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过去纯粹的人工观察得好几天,经常把最佳的治疗期、最好的施肥期和给水期都错过去了;有了新科技帮忙春季田管,几秒钟内就知道了。”淮南亚鹏盛农科技公司负责人张军感慨不已。

      这几天,潘集区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张军的大棚里,现场指导他使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在地作物的生长状况。自从安装了物联网平台,农技专家就会根据远程监测的数据,随时为张军提供技术支持。

      入春以来,气温逐渐回暖,潘集区正是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利用科技手段帮助种植大户做好春季田管,确保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在春季田管工作中,潘集区实时监控在地作物的长势、长相,监测它的墒情、虫情、苗情和灾情,通过监测及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在把这个技术措施传递给农民,服务在地作物的生长。

      位于平圩镇新淮村的物联网监测站,可以监测周边一百多亩地的小麦,这一百多亩地的小麦代表了平圩镇当地小麦的长势情况。小麦生长周期长,对于小麦发生的病害、虫害,农技人员可以及时通过物联网采取技术措施,化解小麦生长的不利因素。有了物联网平台,农户在田间管理上更加及时准确。科技手段的运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潘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套设备的建立,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潘集区的农业正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

(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石 坚)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