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浪花激荡好行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浪花激荡好行船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2/26 6:51: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广开投资渠道建设人防工程纪实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是人防工程建设领域的一股“活水”,犹如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一旦到了临界点,爆发的是投资冲动和激情荡漾。近年来,淮南市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热点纷呈的跨越发展,展示了人防事业在“活水”激荡下扬帆起航的真实画面,彰显了人防工程开发建设的强大引力和独特魅力。

     “政府带了头,群众有劲头!”

      曾经,我市人防工程建设主要依靠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而社会资金投资的“自建”人防工程是空白。为补上这块人防事业发展的“短板”,形成“结建”与“自建”工程双轮驱动的良性发展格局,市人防办深入调查研究,寻找破解良方。该办认为,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发挥政府带头示范作用,以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二是明确人防工程产权归属,实现人防工程产权流转,给社会资金吃下一颗“定心丸”。

      2008年,山南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在山南政务新区建设初始,市人防办以人防法律法规和人防工程规划为依据,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详细汇报了配套建设人防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并实施,随后,市级机关办公楼配套建设了1.6万平方米的防空地下室;政务新区广场下方集中修建了5万平方米的单建式人防工程,两个项目总投资达3.3亿元,全部由市政府投资建设,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防事业的强大支持和政策导向。

      人防工程产权明晰是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的前提。市人防办又与市法制办紧密配合,2009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淮南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规定》,对人防工程产权归属和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作了明确规定。市人防办与市国土、房产等部门制定了《淮南市人民防空工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和《淮南市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证管理暂行办法》,构建了人防工程产权登记、流转和平时使用管理体系,为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提供了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带头就不难。”完全由政府投入巨资建设大型“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在安徽省是首例,在全国也不多见。淮南市政府的率先垂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人防工程的积极性,也为后期“红火”的人防工程建设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龙湖路是淮南市重要交通干道和商业核心区,商圈内可谓寸土寸金。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热潮,2009年11月,借助淮南市招商引资的契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金龙房地产开发公司拿下了龙湖路地下商业街人防工程项目。

     “地下工程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不会短的!”“地面的商铺都不好卖,地下的卖给谁啊?”“听说地下商场经营成本高,搞不好就关门了!”项目开工前,各种怀疑声不绝于耳。在各种异样目光的注视下,市政府加强指挥调度,政府部门和参建单位协同作战,3万平方米的龙湖路项目仅用了五个多月便主体结构完工,半年多完成了高质量的内部装饰工程,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2011年4月15日,开工仅一年的龙湖路地下商业街举行了开业典礼。

      龙湖路地下商业街一期开盘均价2.1万元,大幅超出了人们的心理预期,然而,开盘的结果却是一抢而空,开发商赚的盆满钵满。当下的龙湖路地下商业街人流如织,秩序井然,商铺里人头攒动,生意红火,房租已经翻倍上涨,而且好的铺面实在“一铺难求”。

      老百姓们不禁啧啧赞叹,“原来人防工程比地面楼房建的还快。”“没想到人防工程这么赚钱!”龙湖路项目开发建设周期之短,投资回报之高,不仅老百姓没想到,政府也没想到。当地的开发商们更是从建设前的“不敢想”,到建成后的“想不到”,自至大呼:“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人防工程建设成‘香饽饽’  更要提高服务效率”

      平地一声惊雷起。人防工程开发建设的如火如荼。2012年,凤台县西城河公园人防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潘集区休闲广场人防工程、黄山路地下商业街开工建设,谢家集区蔡新路地下商业街人防工程批准立项;一批地下商业开发兼顾人防项目前期策划或规划设计,即将报建实施。地理位置好的商业黄金路段,也成为众多开发商眼里的“香饽饽”。龙湖路二期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据称有七八个版本。

      我市“自建”与“结建”工程逐步形成了并驾齐驱、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针对人防工程建设市场的新变化,市人防办又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为人防工程投资商排忧解难。谢家集区蔡新路地下商业街人防工程从申报立项,到省、市人防办完成全部审批流程,仅用了十几个工作日。项目投资商对人防部门高效的审批服务大为赞赏,并称对项目开发运作成功充满了信心。

      眼前的人防工程开发建设市场,恰似一艘乘满开拓者的希望之船,搭载着美好的憧憬和人生的渴望,迎风破浪,扬帆起航。

(通讯员 胡斌 记者 张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