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市民感叹“文明哪儿去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市民感叹“文明哪儿去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2/17 6:18: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放灯许愿,留下一地垃圾
市民感叹“文明哪儿去了”

      当情人节遇上元宵节,龙湖景区的夜晚会怎样?提起2月14日那晚,景区的工作人员无不眉头紧锁。据当晚值班的工作人员回忆,自景区免费开放以来,他们还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年轻人,聚拢到景区门口点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结果,游客们“玩嗨了”,景区遭殃了,还没等游客散去,景区内外各种垃圾就散落一地。

      一分钟有上百只孔明灯飞上天

     “1、2、3、4……101”2月14日晚8点多钟,龙湖景区的大门口站满了燃放孔明灯的年轻人,记者挤进人群,抬头数了一下,在一分钟之内,竟然有101只孔明灯接连升空。夜空中,数百只飘起的孔明灯排成一条长河,不断向西北方向飞去。

      “先生,买点许愿灯吧,10块钱3个,全市最低价,飙血甩卖,情人节遇上元宵节,千载难逢,放个灯,许个愿吧。”就在记者抬头数天上飘起的孔明灯时,4名手捧孔明灯在人群中跑生意的商贩,挤过来和记者打招呼,兜售手中的孔明灯。记者的身旁,一对情侣听完商贩的兜售后,马上掏出10元钱买了3个孔明灯,准备燃放。这对情侣告诉记者,他们刚才在商贸文化广场逛街,看到这一片地方有孔明灯“成群结队”地飘向天空,就好奇过来看一看,到了现场之后,被气氛感染,也想买几只放一放。记者留意到,这对年轻人,拆开孔明灯的包装袋,随意往地上一丢,然后,两人笑呵呵地摆弄起了孔明灯。而此时,龙湖景区南门外的地上,已经落满了一层报废的孔明灯的包装袋,整个地面犹如一个垃圾场。

      记者走出人群,站在龙湖景区南门外的马路边上,看到还有成双成对的年轻人,正不断向景区走来,有的人手里还提着烟花,拿着孔明灯。

      满地垃圾,市民感叹文明哪儿去了

      当晚8点多钟,龙湖景区南门口聚拢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由于一些人不管红绿灯肆无忌惮地穿越马路,一些车辆不顾交通规则、随意乱停车,致使景区南门口交通一度混乱,车辆通行受到严重影响。而更令龙湖景区方面担心的是,烟花和孔明灯的明火可能会引起火灾,为了防范万一,景区方面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守在各个入口,拒绝手持烟花、孔明灯的游客进入。

      记者注意到,光在龙湖景区的南门口,就安排了近10名工作人员看守,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游客通过各种方法,把孔明灯及烟花带入到景区内燃放。龙湖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景区内外全是游客们随意丢掉的孔明灯包装袋,而可怕的是燃放的烟花和坠落的孔明灯,这些都带着明火,一旦引燃了建筑物、烧伤了游客,后果不堪设想。”就在龙湖景区工作人员和记者说话的时候,一只烧着了的孔明灯带着一团火球,突然从天上掉落,落在景区内跳舞的人群中,记者看着,惊出一身冷汗。

     “你看景区的草地上、路上、门口,都是孔明灯的包装袋、烟花筒,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这些年轻人各个打扮得漂漂亮亮,怎么就不讲文明呢?”两名在龙湖景区内散步的老人看着地面上的垃圾,愤愤地告诉记者。

(记者 苏国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