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前元村积极探索植树造林新模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前元村积极探索植树造林新模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2/8 7:50: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齐栽共管 林权共享 网格管理 责任倒追
前元村积极探索植树造林新模式

       前元村位于凤台县丁集乡境内,由于临近煤矿,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为改善居住环境,该村两委带领群众,狠抓植树造林,使村庄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齐栽共管,林权共享,网格管理,责任倒追的植树造林新模式。目前,该村干群正在以打造“省级美好乡村”和“省级森林村庄”为目标,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在植树造林工作中,前元村顺应民心,召开了全体村民和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拿出造林规划,确定片林土地流转费为1400元/亩,以代表投票的形式通过有关事宜,由村委会出资进行土地流转,支付栽植和管护费用。该村坚持“谁栽谁有,树随地走”的原则,对农田林网新栽树木管护责任落实到户,按10元/棵在林木成活第二年给予农户管护费,并将林带内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土地流转户,在林木成活第二年按5元/棵给予农户管护费,并鼓励农民在田头地角、沟路塘渠边植树,在房前屋后发展经果林。林木成活3年后,权属按农户35%,管护人员35%,村集体30%的比例共同享有,调动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前元村实行植树造林网格化管理,建立台账资料,每名村干部至少包保一个村民小组,协调责任区内林木所有人与各方的关系,对林木实施监管,发现破坏行为及时处置。同时,该村对植树造林实行责任倒追,对人为原因造成林木损害的,层层逆向追查责任,并按“村规民约”进行重罚。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完成新建农田林网3100亩,成片造林220亩,村庄片林40亩,栽植中山杉、香樟、高杆女贞、红叶石楠等景观绿化苗木15000株,成活率达95%以上。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