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矿物流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布局发展综述
1月中旬,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唐山市政府主办,淮矿物流、中物华商四家单位承办的“钢铁行业在线供应链管理峰会暨2014斯迪尔品牌专场全国推介会”在唐山隆重举行,这是淮矿物流“平台+基地”模式及斯迪尔品牌专场在全国的首场推介会。
淮矿物流董事长汪晓秀告诉记者,钢铁行业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如何破解钢铁等部分大宗商品行业的困难局面,进一步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是本次活动举办的初衷。
据介绍,南有斯迪尔,北有天津物产。斯迪尔平台是工信部重点支持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商业模式,能为钢铁等大宗商品行业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同时,淮矿物流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布局仓储基地、配送体系,已经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列。
斯迪尔不是单纯的电商平台,玩的不是概念,是真正供应链管理下的大交易平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交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2013年,淮矿物流按照“信息化、可视化、定置化”的原则,整合具有全流程服务能力的仓库40多个,2000余辆、500余艘带有GPS的车(船)。同时,平安、华夏、兴业银行与淮矿物流、斯迪尔签订了总计700亿元的授信协议,钢厂及其客户可通过斯迪尔在线融资平台,申请到“基准利率、百分百融资、按日计息”的在线动态货值融资。
斯迪尔的“大流量”、“高安全性”、“高回报”让华夏、平安、兴业等金融企业负责人吃了“定心丸”。平安银行更是在活动现场与淮矿物流、中物华商直接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开发供应链物流、金融市场,通过资源整合和创新服务,提升金融机构和企业效益,实现客户和各方价值最大化。
2013年,斯迪尔仅钢材交易量就已达650万吨,终端客户突破一万家,这是“平台+基地”模式所带来的最直观的效果。
中物联、唐山市政府与淮矿物流联合举办了斯迪尔品牌专场首场推介,这是寻求合作的一种途径,但更是淮矿物流“让流通更简单”的愿景所在。为了解决整个钢铁产业存在的信息不畅、资源分散、资金短缺等问题,淮矿物流提出了“平台+基地”模式,并且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可以说,如果这一模式能够顺利在全国推广,这将是淮矿物流、斯迪尔对国家的一大贡献,它让钢铁等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走上了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记者 鲁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