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岳张集镇以文明创建助推美好乡村建设纪实
春节前夕,记者深入凤台县岳张集镇采访,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绿海”,只见田成方、渠成网,道路笔直,绿树成行。“这一片是农田保护区,是万亩水稻和小麦生产基地。我们按照宜林则林的原则,在‘村村通’水泥道路两旁栽植了树木,既美观,又有经济价值。”岳张集镇负责人说。
在汤庄村,巧遇村党支部书记李玉俭和老伴正在修整花枝。李玉俭告诉记者,为推进文明创建,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都栽植了树木和花草,有效改善了环境。2013年,汤庄村被评为市“生态文明村”。
“文明创建是个系统工程。我们把文明创建与生态乡镇、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走出了城乡文明创建的新路子。”岳张集镇负责人坦言。
规划先行,勾画美好乡村
岳张集镇23个村(社区)中有19个是涉矿村(社区)。针对这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科学规划了东部工业集聚区、失地农民搬迁安置新区和西部生态农业区。
西部是农业保护区,村庄缺乏规划,镇里结合民生工程项目,增加农业投入,加强电力排灌站设备更新,搞好老村庄合理规划;东部是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新区,缺路、缺绿、缺亮、缺公厕,镇里协调矿区和利用民生工程资金,修建前岗搬迁安置新区道路、下水管道,让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公安派出所、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早日发挥作用。
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创建
文明创建为群众,文明创建依靠群众。
该镇坚持全面发动,努力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文明创建氛围。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和“我为文明创建作贡献”万人签名活动;组建医疗、团员、青年、少先队志愿服务队,赴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五老”志愿者(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代表、老同志)开展服务、咨询活动。在全镇23个村(社区)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目前,该镇已经初步形成了分别由老、中、青、少组成的志愿者宣传队伍,共悬挂文明创建横幅116幅、书写墙壁宣传1200条、散发各种资料20000余份。
建章立制,保障美好乡村
近年来,该镇围绕文明创建,做到“十有两无”。“十有”,即有村庄规划、宣传橱窗、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业余文化活动队伍、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的文明创建活动资料、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机制、评奖创建文明农户机制。“两无”,即无“六乱”现象,解决柴草乱放、粪便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个体户沿街和道路两侧乱搭建问题;无“三风”现象,提倡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全民文化娱乐、杜绝打牌赌博等,营造文明新风尚。
环境文化,让村民乐起来
近年来,该镇结合民生工程项目,共投入280多万元,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新建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厂,修建了3000米沥青马路,安装222盏太阳能路灯,购置了垃圾清运车三辆、洒水车两辆、垃圾桶1020支,新建垃圾池160个,村村配备了4至6名保洁员。新建的垃圾池,镇里定期清运和处理,初步建立了垃圾处理的“村收集、镇处理”机制,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
在美化村庄的同时,该镇积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天早晨和傍晚,循着那热闹的锣鼓和音乐声,穿过翩翩起舞的人群,在镇综合文化站广场、各中小学校操场、敬老院老年活动场等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镇村文明创建的文化氛围。
(通讯员 宋道勇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