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攻坚克难谋发展 稳中求进谱新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攻坚克难谋发展 稳中求进谱新篇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1/17 8:36:4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上篇)

  【核心提示】:盘点2013,我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表现为“双进、双高、双降”。“双进”,即初步预计GDP、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1%、13%。“双高”,即实体经济投入增速高,前11个月工业投入增长39.1%、增速全省第一;民营经济投入增速高,前11个月增长57.3%、增速高出全省30.6个百分点。“双降”,即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全年下降7%,超过省政府下降5%的考核目标;前11个月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127人,比2012年下降2.3%。

  2013年,面对全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和淮南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严峻考验,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四争”目标不动摇,坚持转型、改革、生态、民生并重,践行雷厉风行、言行一致、严谨创新、敢于担当的淮南作风,经济社会呈现出转型稳步推进、后劲稳步增强、民生稳步改善、基础稳步夯实的发展态势,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成绩单:稳中求进,实现“三个较快、两个平稳”

  2013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三个较快、两个平稳”。“三个较快”,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增长25%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14%;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增长37.1%,3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个平稳”,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0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为22900元、8854元,增幅分别达11%、13%,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科学方略:抓住“牛鼻子”,在把准大势中坚定战略定力

  “经济社会发展是个大课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牛鼻子’,着力在把准大势中坚定战略定力。”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突出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招商,助推全面转型。

  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市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全年实施项目1290个,竣工780个,分别增长52.1%、76.5%。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326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前期有序开展,中安煤化、平电三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一期、1000千伏特高压等项目建成,淮浙电厂二期两台、淮沪电厂二期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淮南剧院等城建项目竣工。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城市兴。狠抓工业转型升级,煤电工业与非煤电工业增加值比例由81:19调整为77.5:2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个百分点,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原煤产量8486万吨,下降7.1%;发电量537.8亿千瓦时,增长1.7%。狠抓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4家,建成电商平台4家,实现交易额538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5%。狠抓农业增产增效,全年粮食总产26.78亿斤,实现“十连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20亿元,增长18.8%。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农民合作社184个,注册家庭农场8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获得省先进。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市发挥中原经济区“人地挂钩、地随人走”政策,成功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积极推进合淮一体化进程,主动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等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大力开展工业地产招商,建设工业地产160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率100%。市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新型煤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中安煤化项目快速推进,当年完成投资30.5亿元。高新区完成投资16亿元,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润敏江生物科技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获批自用型保税仓库1家。全年引进内资700亿元,增长22.8%;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亿美元,增长16%;对外投资增长6.5倍,增幅居全省第三。

  历尽严寒何所惧,迎取春色倍还人。2014年,市委、市政府着力在把准大策中扭住主要矛盾,突出加快产业转型、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入、推进改革创新、提升美好淮南形象、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安全稳定,努力谱写“四争”发展新篇章。

(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