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毛集实验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报道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1月2日,记者走进毛集实验区采访,务实进取与奋力赶超之风迎面扑来。刚刚过去的2013年,毛集实验区多项主要调度指标完成进度位居榜首:固定资产投资全市第一、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全市第一、工业地产建设全市第一……
奋进前行的活力从何而来?毛集实验区管委负责同志一语道破:“作风是战斗力,作风也是生产力,一项项重点制度立下‘铁规’,一次次督查问效亮出‘利剑’,为建设美好毛集凝聚了磅礴的正能量!”
强化认识 让干部“自我解剖”
2013年11月29日,毛集实验区政务大楼1号会议室气氛热烈。14名区级领导干部对照市委40条规定,结合各自分管工作,找不足,亮差距,端作风,聚能量。会议进一步明确:机关向基层一线深入,工作向人民群众贴近。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照镜子”才能正视自我,发现问题。毛集实验区工委管委将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发扬敢于亮剑、敢于揭丑、敢于挑刺的精神,动真格,出实招,见显效,全区机关干部纪律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政效能空前提升,全区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激情创业的生动局面。2013年12月19日,该区发改局党员干部来到毛集实验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就进一步改善服务效能与项目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据了解,2013年以来,该局已协调解决园区规划、项目建设、企业产品生产许可等综合性问题30余项。
量化目标 让干部“自我加压”
2013年12月27日,为改善城乡居民环境,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毛集实验区全体党员干部分赴34个路段和小区,对日常环境监管实施定点负责。每周五下午3:00至5:00,该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规定动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3年之初,毛集实验区工委管委就明确要求,每个乡镇和每个单位都要围绕年内要抓的几件大事和几个项目定下量化指标。特别是在建项目的推进、在谈项目的落地、储备项目的报批,包括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植树造林、美好乡村建设等都分别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并且必须有任务分解、有序时进度、有督查计划、有问责措施。一路走来,踏石留印转作风,抓铁有痕见实效。2013年12月16日,毛集实验区工委办、管委办和绩效办牵头对全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直面检测“人人有指标,个个有责任,事事有跟进,件件有着落”,倾力打造淮南西南部富有发展潜力的增长极。
硬化措施 让干部“自我提高”
2013年11月4日,《毛集实验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研究出台,连同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撰的《理性看齐心办》送至各单位。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区学习教育活动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强大声势。
“弓待檠而后能调,剑待砥而后能利”。毛集实验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连续打出“组合拳”,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机关工作人员待岗处理办法和八条禁令,从党的政治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机关工作纪律、生活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全区各级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并全面开展以“治奢治玩、治懒治庸、治浮治散、治乱治差、治远治冷”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2013年9月至12月,该区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下联动工作,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推动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作风进一步提升,倾情描绘滨湖新区的绚丽画卷。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