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大巡防”为“平安淮南”加油助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大巡防”为“平安淮南”加油助力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1/14 7:07: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公安局依托“大巡防”着力提升安全感满意度

  “情报导巡,一警多能,网格化布警,全天候巡防”,“面上巡、点上控、路上查、随机处、现场帮”。如今,市公安局“大巡防”工作,无疑为这个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

  自2013年11月,全市大巡防工作全面启动后,市公安局积极探索联动警务新模式,实行“全警上路大巡防”,一改过去“坐班接警”的传统模式,上至公安局长,下至派出所普通民警,全部走上街头巡逻,与社会面综治力量融为一体。同时,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大巡防”,不断完善治安视频监控网络,通过“显性用警、规模布警、动态布防”机制,在全市撒下了全时空联动巡防的天罗地网。

  科学决策 实现“三级巡防”落地生根

  “案件破得再多,都是客观上已经对老百姓造成伤害之后所形成的工作效果。如何减少案件发生,才是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安全感的源头性工作。”

  这句话可以说是市公安局在2013年年末推出“大巡防”工作的初衷。这项“民意”和“惠民”之举,从“决策部署、强化领导、落实保障”三个层面规范了“规定动作”。

  大巡防工作全面启动后,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广泛发动群众,根据不同时段、路段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全天候、全时空、无缝隙管控的“三级巡防”警务新模式。“一级巡防”即市区主要道路、重点场所,以特警、武警、交警为主,实施全天候巡逻;“二级巡防”主要由分县局、市局机关警力负责,以24小时徒步巡逻为主,结合车辆巡逻;“三级巡防”由各派出所负责,除担当巡防任务外,还肩负着对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重点工程项目安保工作的检查,指导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组建安保力量,完善物防、技防设施,落实安保工作措施等任务。“三级巡防”将巡逻防控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治安死角。

  “蝴蝶效应” 铸成治安防控铜墙铁壁

  “淮南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基础良好,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多,关键看你怎样利用。”田家庵公安分局洞山派出所所长李茂如是说。在2013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时候,淮南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淮南城区的警力有限,很难做大社会面的全覆盖,那么充分利用无限的社会力量来弥补有限的警力,就非常有必要,而且效果非常好。

  “全警大巡防”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巡防本身,而在于以这一方式,更新人们的治安观,激活全民创安的治安热情与治安自觉。民生警务催生“蝴蝶效应”,“大巡防”工作成为强化全市群防群治行动的新“引擎”。  

  淮南“大巡防”把群防群治的理念广为传播,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踊跃支持。谢家集公安分局蔡家岗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在辖区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夕阳红”平安志愿者巡逻队,进一步推进平安建设活动。巩固和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积极会同综治等部门,深入推进完善治安防范承包,组织开展警治联勤、联户联防、联村联防、保安巡逻、看楼护院、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工作,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群众防范网络。

  科技支撑 打造治安防控天罗地网

  “公安机关专门安排两辆电动警务车,在单位周围进行巡逻,心里踏实的很。”淮南一中教师马晨曦对“大巡防”赞不绝口。

  2013年11月中旬,市公安局将两台警用电动巡逻车配发给特警支队,用于市委市政府及周边地区的巡逻执勤工作。整车集巡逻、出警于一体,警用电动巡逻车的启用,有效地提高了见警率和巡逻效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除了流动警务车,淮南街面还有24小时“站岗放哨”的电子警察——视频监控探头。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建成视频监控2000个,卡口47个,建设各级视频监控中心40个,初步构筑了一张全天候、多层次覆盖的视频监控“天网”,成为助力公安“大巡防”的好帮手。

  2013年12月16日,田家庵公安分局打盗抢专业队通过视频监控,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张某并将其抓获,破获系列盗窃高档自行车案件40余起,追回被盗自行车28辆,涉案价值7万余元。

  如今,淮南公安大巡防工作模式、机制、制度、规范等均已初步确立。主要体现在“五个明显提升”:街面见警率明显提升、巡防覆盖率明显提升、现场抓获率明显提升、街面管事率明显提升、案件可防率明显提升。

(记者 柏松 通讯员 仇恒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