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访淮南东站周边环境整治纪略
宽阔整洁的淮南东站站前广场上,处处灯火阑珊,宁静而温馨。
1月8日晚10时36分,最后一班到达淮南的高铁进站,旅客们行色匆匆地走出站台。
按照路牌的指引,从北京回家的市民王先生顺利地在站前广场对面登上了公交车。
“到家的感觉真好”,王先生告诉记者说:“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回趟家,本想下车打的回去的,但没想到这么晚了还能坐上公交车,真方便,打的毕竟还是有点贵呀。”
“曾经在这里乱停乱放、随意揽客的‘黑出租’已经不见了踪影。”出租车司机徐峰一边帮旅客搬运行李,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淮南东站管理得确实不错,我们正规的出租车以前到这里来基本上拉不到客人,旅客全都被黑车给抢去了。现在黑车杜绝掉了,我们正规的出租车一般9点多就过来了,百分之百能拉到客人,车打表以后的收入也比以前高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淮南东站投入使用后,周边环境一直不尽如人意,“黑出租”拉客现象更是十分严重,一段时间里,在淮南东站几乎难以看到正规出租车的“身影”,“黑出租”抢客、宰客现象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更是损害了淮南形象。为了彻底整治这种现象,我市从公安、交警、城管、交通、建委等部门抽调专人,组建了淮南东站站前广场综合管理办公室,对“黑出租”进行了彻底清理。
在现场,市交通局大通分局副局长朱海浪向记者介绍说:“淮南东站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是否方便,更关乎淮南的形象。通过近10天的整治,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定人定岗,实行三班两运行,重点打击非法营运,疏导乘客到出租车乘候区乘车,指挥出租车及社会车辆有序规范停放,把我们淮南东站变成一个整洁靓丽的‘窗口’。”
淮南东站站前广场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场所已落实,人员已到位并办公,朝阳东路和广场路灯亮了,有公交可乘了,站前没有车辆乱停乱放了,出租车管理井然有序了,黑出租车没有了,农场附近的下穿桥积水问题也已解决。采访中,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火车站、汽车站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展示城市风貌和文明程度的窗口。如今,整治行动的‘组合拳’已经开打,但更重要的是要打好‘长拳’。唯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抓到底,才能长治久安,火车站、汽车站的乱象才可以得到根治。”
(记者 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