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开始下起的小雨终结了新年伊始温情开场的天气格局,随着昨晚“挥师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淮南,今天凌晨到上午,在温度下降的配合下,小雨转变成了雨夹雪到雪。虽然雪量不大时间短暂,但这毕竟是去年入冬以来的首场降雪,今儿又是“腊八节”,期盼已久的雪花腊八登场,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腊八粥时会不会感到一丝惊喜呢?
腊八迎来初雪,只可惜,冷空气一直向南移动,没有在淮南过多停留,这场雪来去匆匆,尚不能让我们欣赏到银装素裹的妖娆景致。
但这次雨雪过程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一是在农业上对小麦越冬有利。俗话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时间之轮虽已步入小寒,雨雪却迟迟不肯“驾临”淮南,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一个月没有降雨,田里的庄稼早就“口干舌燥”了;二是对净化空气有利。新年前后虽然天气晴好,但空气质量并不理想,天空总是灰蒙蒙的,1月1日到7日,淮南市空气污染指数API一直徘徊在100-200之间,也就是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的程度,本次降水和冷空气的亲切会面,将对淮南的天空进行一次“大扫除”,空气质量会大为好转。
昨晚冷空气施威,我市风力增大到4级,阵风达到6-7级。冷空气过后,我市气温将再次踏上“下坡路”,普遍下降6℃-8℃,今天我市的最高气温只有5℃,较前一日下降6℃。明后两天,我市的最低气温都将跌到-2℃至-4℃,又是一波寒潮袭来,小伙伴们可要多加注意哦。10日以后气温小幅回升,但届时“三九”已至,不可能再出现像元旦前后那么温暖的天气了。
今天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此时,家家户户都会熬些腊八粥来吃。但是你知道腊八这天为什么要喝粥吗?要说腊八粥的历史,其实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有关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传说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腊月初八这天也是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从养生上来讲,这个时节正是喝粥暖胃的好时机。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这一阶段养生关键是“养肾防寒”,最宜滋补,这也是俗话说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本月5日我们迎来了新年第一个节气,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要来了。小寒期间强冷空气及寒潮活动频繁,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剧烈变化,人们往往难以适应而染病。在这样的寒冷季节,我们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随时添加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