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户失地农民参资入股,靠着公司的分红,日子过得更红火了,不仅如此,全村近百位70岁以上的老人从11月份起,每个月都可以领到杨园公司派发的100元敬老金——杨园村失地农民的幸福转身
11月12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潘集区贺疃乡杨园村内的一个小广场上鞭炮齐鸣,村民们一个个笑容满面,全村128户股东从杨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下称杨园公司)领取了参股红利,而更让大家高兴的是,全村近百位70岁以上的老人从11月份起,每个月都可以领到杨园公司派发的100元敬老金。
失地农民当上了股东
“这次我共领了7万多元红利,”杨园村曾经的老支书杨井山开心地说:“两次分红所得已经超过本钱了。我们村90%以上的失地农民都参资入股了,靠着公司的分红,大家也过得更红火了。”在现场,来自磙西庄的杨大哥点着手里的钞票,略微遗憾地对记者说,当初应该多入点股,现在也能像别人一样多分钱了。杨大哥是个失地农民,有两个孩子,平时在附近的矿里做零工,收入还行,但工作挺辛苦的。他后悔当初没有多入股,否则现在靠红利就可以给他减轻不少生活压力。
在热闹的发钱现场,工作人员把成打的现金红利发到村民手中。看着如今这如同过年般的场面,30出头的杨园村的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杨园公司的董事长杨勇十分感慨。杨勇是一个有胆识的人,2000年他只身到福建打工,短短几年就小有成就。2008年初,他在一次返乡的过程中,发现家乡杨园村由于煤矿建设出现不少失地农民,虽然政府给了农民失地补助等,但大家迫切寻找一条致富之路。而在当地发展运输、建筑等也是一个商机。如此,杨勇决定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鼓动本村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前来参股,一起赚钱。“现实总是很骨感”,当时大家的心理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你一个小年轻,能搞好吗?”,参股的只有老支书杨井山等寥寥几人。眼看大家都不相信,杨勇拿出了自己积蓄的30万元,他告诉大家,成立杨园公司,股本他先出,赔了算他的,赚了一起分。还有这样的好事?大家被杨勇的诚意打动,陆续有村民加入了进来,作为坚定的粉丝,杨井山一家断断续续参股37股,2009年6月,参股户已经发展到了106户。敏锐的眼光,地理位置的优势加上村民们的信任,杨园公司运转良好,2010年9月,第一次分红,每股分红2000元。村民的每股3000元的股本就回来一大半,而这第二次分红每股又分得1800元左右。都是明白人,谁不说这股参得值呀!如今,公司已经上了一定的规模,聘请了很多技术工人,杨园村的失地农民安安稳稳当自己的股东,雇佣别人为自己打工,这真是羡煞旁人。据了解,下一步,这个农民公司将向绿色农业,洗煤厂等方向发展。
给老年人发敬老金
当天的现场,还有一群老人也非常开心。11点左右,杨园村近百位年过70的老人从杨勇手中接过了100元敬老金。这些淳朴的老人们同杨勇亲热地拉着家常,述说着感谢之情。杨勇告诉记者,村里的公司发展了,就得尽力让大家再多享受些福利。从11月份开始,这些老人们每个月都可以领到100元,这也是全体股东的决定。在现场,刚领完钱的五保户78岁的杨文林老人抖着手里的百元大钞,似乎还有点回不过神来。他小心翼翼地把钱折好,放入贴身的口袋里。杨文林说,他还是前几天听邻居说的当天能领到钱,起初还有点不相信,反正跑来看看吧,结果真的发钱了,这令他喜出望外。自己目前有政府发的养老保险和五保户的补贴,加上自己还能种种地,生活虽然不富裕,但过得也行,现在发钱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呵呵。
而同样78岁的杨秀业老人这次一下领取了他和老伴的200元敬老金。杨秀业告诉记者,自己家前些年较穷,没有钱参股,没有赶上好机会。不过村里没有忘记他们这些老人,能给他们发敬老金尤其是每个月都发也是不容易的呀,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平时吃住都由儿女们供养,发的钱加上他和老伴的养老保险,他这零花钱又多了。
在现场的贺疃乡党委副书记曹多高说,对于杨园公司这样的企业,他们乡将继续做好支持协调工作,让企业健康发展,让福利惠及更多的农民兄弟。
(记者 陆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