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安徽日报:付豪 孝心少年捐髓救母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安徽日报:付豪 孝心少年捐髓救母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10/11 8:32:3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榜理由】

    15岁的男孩付豪,为了救治患白血病的母亲,捐献了800毫升骨髓和220毫升干细胞,把母亲从“鬼门关”拉回来。

 

    ■ 本报记者 张岳

 

    国庆期间,凤台县新集镇曹庄村捐髓救母的付豪,来到上海看望仍在治疗的妈妈。看到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妈妈,付豪说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我的生命是父母给我的,妈妈得了重病,救妈妈是我唯一的选择。”淮南三中的高二学生付豪说。

    去年7月18日,凤台县新集镇曹庄村的农妇宁克荣被确诊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治医生告诉宁克荣的丈夫付学庆,这几乎就是不治之症。付学庆感觉天要塌下来了,想起妻子的病情和年少的孩子,他经常暗自流泪。

    从确诊时起,付学庆和家人一直奔波在安徽和上海之间,仅今年春节前后就达9次。在上海的医院里进行化疗,病情虽有控制,但一直没有根本性好转,最后,只有一个办法救命——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为了节省费用,院方建议从近亲属寻找合适的捐献对象。宁克荣姐弟五人二话不说全部来到上海,但都达不到移植的基本条件。全家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年龄才15岁的儿子付豪身上。不过,这个想法首先被宁克荣坚决拒绝了。经过医院主治大夫和家人的反复劝说,宁克荣最终哭着同意了。幸运的是,去年10月,医生在检查中发现,付豪和母亲的基因点配对率基本符合移植条件。

    治好母亲的病是小付豪的最大心愿。为了尽快让母亲得到移植治疗,付豪从学校请假,按照医院吩咐养好身体。去年12月8日,宁克荣住进了骨髓移植舱,进行封闭治疗,等待骨髓移植手术。付豪也到了上海,在医院打了三天针,等着捐给母亲骨髓和造血干细胞。 12月20日上午8点,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医生从付豪身上采集了800毫升骨髓,全部输入母亲体内。上午10点,付豪被推出手术室,在病房里平躺十多个小时后,第二天上午又从他身上采集了220毫升干细胞输入给母亲。付豪捐献出的造血干细胞最终在母亲身上发挥了作用,宁克荣的手术很成功,离开了重症监护室。“手术前他是个胖胖的小伙子,手术后一下子就瘦了20斤,但是他每天都很开心,现在身体恢复得很好。 ”父亲付学庆说。

    丈夫的不离不弃,儿子的亲情奉献,使宁克荣坚定了治疗下去的信心,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凶险的排异反应。然而,骨髓配型成功喜悦还未持续多久,巨额的医疗费又压得付学庆一家喘不过气来。

    付豪“捐髓救母”的感人事迹传到家乡,得知他家面临的经济困难后,当地党委、政府都伸出了救助之手,动员社会广献爱心。尽管目前治疗费用负担依然沉重,但一家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百善孝为先。在付豪身上,人们看到传统美德在年轻一代中延续。刘浩/制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