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淮南六旬聋哑老人:用美丽文字“说”出最美语言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淮南六旬聋哑老人:用美丽文字“说”出最美语言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9/6 16:03: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日前,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的小演员朱巧妍从俄罗斯演出回来,她的爷爷朱民爱十分高兴,专门为她创作了一首《中俄盛开友谊花》的诗歌。殊不知,朱民爱却是一名聋哑老人,多年来,他刻苦自学,用诗歌的形式,书写着他人所不能比拟的光彩。
    幼时失聪 努力进取
    9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淮南田家庵新淮文化村朱民爱的家里,由于朱民爱不能说话,记者只好与他通过纸笔“交谈”。
朱民爱告诉记者,今年7月中旬,他收到了孙女朱巧妍的短信,说是要到俄罗斯去演出,这让他很激动。朱巧妍是淮南女孩,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被人们称作“风筝女孩”。朱民爱决定为孙女写一首诗,经过不断的构思和琢磨,这几天才完成。说着,他拿出《中俄盛开友谊花》的诗歌,用不标准的发音,朗读起来:“杂技姿势优美如彩画/如绚丽多彩的花/芬芳天涯/赴俄展演结友谊/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据朱民爱介绍,以前他在淮南毛巾厂工作,1994年,单位停产,朱民爱便内退。为了养家挣钱,他搞过印字社、给人家剪纸、印过横幅。他说,7岁时,他发烧便失聪失语,1959年秋天,12岁的朱民爱被父亲送去芜湖上聋哑学校。朱民爱毕业后,他从未和恩师断过联系,一直有着书信往来。1984年春节,朱民爱在寄给自己恩师胡老师的一封信中,随意写了一首五绝,几天后,胡老师回信表扬了他,他很是振奋。于是开始学习作诗谱曲。对于聋哑人来说,字句押韵,谱写曲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遇到困难或者看不懂的字词时,字典就成为朱民爱最好的老师。即便如此,每次创作诗歌,总要付出不少心血和毅力。1989年,朱民爱把五年来写的诗歌整理成册,寄给了胡老师。教师节那天,他的母校请一位青年老师唱了一首他创作并谱曲后的诗歌《纪念建校四十周年》,并把这首歌存放在学校档案里。这更是给予了朱民爱莫大的鼓励。多年来,他一共写下了七十多篇诗歌,像激励残疾人健康向上的《雨中祈祷》、《雪的礼物》等等。朱民爱还把自己的作品印在健康养生小册的末页上,以此激励那些残疾的朋友们。
    身残志坚 爱心助人
    看到记者采访,一些居民围了过来,大伙纷纷夸赞朱民爱身残志坚、乐于助人。居民鲁大妈告诉记者,老朱的心肠十分善良,乐于助人。她说,自己的身体不好,每逢要交水电费的时候,老朱就主动来帮忙替我去交。
    对于未来,朱民爱充满了期待。他说:“不管未来怎样,我还是会坚持写作。用美丽的文字,我可以‘听见’最美的声音,也可以‘说’出最美的语言。”

    (记者 冉韬 实习生 周玙璠)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