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90后”如何迈过这道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90后”如何迈过这道坎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6/25 7:01:0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最难就业季下——“90后”如何迈过这道坎

      随着高校毕业生离校时间的日益临近,是找工作、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人生又一次大考。2013年大学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699万,因而被喻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学毕业生已经完全跨入了“90后”时代。被认为个性张扬、脆弱而自信的“90后”,一只脚已经跨进了最难就业季的半个门槛,今后何去何从,90后们有话说。

      热门专业危机感上升 求职更趋理性

      应届毕业生90后大学生李根今年就业算是比较顺利的。6月初,他就凭借着自己土木工程的专业优势签到了中铁十七局。李根告诉记者:他们班39名同学,目前没有签到工作的只有零星的几个人。乍看起来,今年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似乎与李根所在的班级沾不上边,但是,经过与李根及其同学的深入交流,记者得知,所学热门专业的他们今年已明显感到了就业市场传来的阵阵寒意。

      记者走访得知,土木工程专业是近年来高校中最为热门、就业率最为靠前的专业之一。前两年,该专业曾屡创学生尚未毕业便被用人单位抢走的神话,时间走到2013年,所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虽然依旧不愁就业,但那种被“优质”单位抢着要的景象与“90后”的李根他们已经无缘。李根告诉记者:他和自己的同学今年感受最明显的是,往年一些一次要招聘近百个毕业生、薪资优厚的单位,今年给出的职位却只有10来个,而且待遇条件也不比以前。“经过近一年的求职洗礼,我们现在都变的非常实际了,只要用人单位给买五险一金,头年月薪能开到两三千元,我们就签合同。”李根表示:同学们想的都是先就业再说,毕竟咱们现在已经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

      体制内依然是“90后”热选 逢考试必参加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现在非常不甘心签一份不像样的工作。”6月23日,“90后”大学应届毕业生小王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参加国企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但结果都不理想。现在他和两位同学一道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内,一边找工作,一边看书,为下半年的相关考试做准备。

      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小王和他两位同学都不希望记者在采访本上记下他们的全名,小王告诉记者:他们觉着自己是比较失败的案例,因为一个“像样的工作”都没有考到。小王所指的“像样的工作”指的是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中的岗位。然而,这些单位虽然工作稳定、待遇较好,但是“逢进必考”这四个字,就把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挡在了门外。今年公务员考试最大开考比例为273:1,而事业单位最大开考比例则高达356:1。想通过考试寻求一份“稳定”职业,对于当下的90后高校毕业生来说不在少数,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严峻事实,却又让不少人折戟考场。

      小王告诉记者,他们班40多名同学,差不多有一半人工作走的都是民企或是民办学校,工资尚可但福利一般,而且工作相当累。走访中,记者发现,高校毕业生中文史类及理科类的大学生找工作困难较多,而工科类及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找工作相对容易一些。“挑肥拣瘦、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6月23日,记者把某高校就业办一位老师的观点告诉小王及其同学的时候,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反应,他们告诉记者:自己完全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而在小王他们看来,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耗费了那么多的成本,不可能到头来还去找一份初中生都能干好的工作,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用,工作“光鲜”,因此,他们依然坚持一定要考到一份体制内的好工作。

      创业对“90后”吸引力下降 求真务实更实际

      创业还是就业,这是很多毕业生离开校门前,差不多都曾考虑过的一个问题,“90后”也不例外。

      “创业不是好干的,我觉着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先找份稳定的工作才最实际。”拥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90后”高职应届毕业生付如意告诉记者:他现在正抓住工作之前的这段时间,多打些零工,狠狠的再挣一些钱。他的同学表示:付如意是个很有想法、不怕吃苦、社交能力很强的人。6月初,记者在跟随付如意的采访过程中,就看到他的身后总是跟着两三个同学与他一道派发传单。付如意说:他认为自己还算是比较有“领导力”的人,毕业后,“振臂一呼”拉一帮同学搞创业应该不成问题。但付如意也明确表示:现在,他最想做的还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去创业。他通过观察发现创业其实是个风险较高,很有技术含量的事,不是一个人光凭着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事,他相信更多的“90后”会和他一样选择去工作,而不愿冒险去创业。
6月23日,记者再次联系到付如意时,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成功签到了一份矿上的工作,8月份可以正式上班,上班后每月的工资应该能够开到三四千元。他现在的感觉是非常踏实。记者在高校内采访了很多像付如意这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拥有一定创业基础的“90后”,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明确表示自己情愿踏踏实实的找份工作而不愿去盲目创业。

      一些高校老师也告诉记者:创业成功的案例毕竟是凤毛麟角,“90后”的大学生虽然个性张扬,但是从入学起,他们就已身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艰难的大潮中了,经过几年的高校磨砺,他们毕业前的想法远比当初的“80后”更实际,所以,只要能够找到一份稳定、待遇尚可的工作,“90后”们一般都会首先工作。

      职业院校“90后”成香饽饽 用人单位抢着要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被称为“最难就业季”,但采访中,记者却发现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却十分喜人。6月初,记者在安徽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招聘会上看到,用人单位竟然摆出了1000多个职位供该校的300多名“90后”毕业生选择,而且这些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很多都已经超出了用人单位给本科生开出的条件。

     “月薪3000元,包吃住、有保险……”6月初,江苏苏州一企业在该校的招聘会上,大声向该校的学生推荐自己企业的用工条件。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招的都是一线操作工,这些工作多数大学生都瞧不上,但这些岗位却是当前我们最急需人才的地方。这位负责人表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较高,当前多数企业大量需要的是这些能够扎根一线的技工人才。中职应届毕业生胡开祥告诉记者:他所学的专业是汽车维修,今年没有毕业前,就已经有多家企业向其发出了工作邀请。他表示:自己虽然没有较高的学历,但却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他觉着工作非常好找。记者了解到,现在我市各中、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产业办学,围绕订单培养人才策略,来提高学生就业率,且效果十分理想。

      专家建议:“90后”定位要清晰 眼光放长远

     “现在的‘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进入社会后,他们会更加注重兴趣。如果待遇不如自己所想,就宁愿先晾着。”面对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现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专家建议:“90后”毕业生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眼光要放长远,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应多关注所在平台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便是求职失败或者未考取理想的工作,不要自暴自弃,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乐于到基层锻炼,到企业工作,到一线打拼。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一直在关注大学生就业,每年都会在毕业季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进校园活动,同时拿出一部分社会公益性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还开展“三支一扶”等招考活动,每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也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竞争机会。加上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提供扶持政策,最大限度让高校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该专业还表示,毕业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收集更多的招聘会信息,争取机会。还应根据自身学历、能力,合理确定求职意愿,及时调整就业方向,积极参加就业见习、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图:用人单位与高校学子在供需会上,双向选择,务实让“90后”毕业生在职场上有的放矢。

(记者 李舒韵 苏国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