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先锋的力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先锋的力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5/15 7:05: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基层党员干部带头打赢拆违征迁攻坚战纪略之一

      “书记都带了头,我们还说啥,咱也搬”。4月24日,当田家庵区三和乡姚皋村村民看到村支部书记程晋矿在全村第一个搬家,他们立刻消减了许多抵触情绪,开始陆续着手准备搬家。 

      随着我市开展集中整治山南新区和舜耕山风景区违法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4月下旬,三和乡姚皋村、王圩村、洞山村迅即成为田家庵区拆违征迁攻坚的主战场。

      拆违征迁工作刚开始,村民们议论纷纷,大家的思想在拆与不拆之间摇摆。此时,观望的村民们把目光都集中到了程晋矿身上。程晋矿是村党支部书记,他家的房子拆不拆,此时,已有“风向标”的作用。

      作为村书记,能不能首先拆掉自己家房子,全村220户村民都在看着。4月23日,在向村支两委、党员、村民代表传达了乡里关于姚皋村、王圩村、洞山村拆违征迁会议精神后,第一时间,程晋矿做起了父母和瘫痪在床的哥哥的思想工作,说政策、讲大局,并撂下了一句话:“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家率先搬,我这个书记也就不干了。”一番努力,终于说动了家人,第二天,程晋矿在全村第一个搬家,70多岁的父母含泪告别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书记的带头作用,让全村党员群众看到了榜样。程东善、程东扬、程晋连、程成、程晋义……全村30多名党员纷纷带头,率先搬家、拆迁。党员干部带头自拆,就是最好的宣传。村民的态度逐渐从原先的抵触拆违,埋怨拆违,到服从拆违,配合征迁。

      程晋矿带头拆除自家房屋,是田家庵区在拆违征迁攻坚战中基层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生动实例之一。连日来,全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拆违征迁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觉悟,他们带头自拆违建,连续奋战在拆违一线,面对繁杂细碎的宣教、丈量、签协议、搬家、安置、拆迁任务,大家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顶着烈日,冒着高温,嗓子累哑了,双脚磨破了,眼睛熬肿了,仍坚持工作,没有一人请假、掉队,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

      三和乡党委书记张友贤介绍说,在此次艰巨的拆违征迁攻坚战中,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用表率作用引领群众。其中,王圩村党员罗志奎不仅率先拆除了自己家经营多年的小卖铺,还连夜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确保本村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干部用心,群众知情。在区、乡、村三级的通力配合下,在党员干部的真情打动下,从4月24日开始,仅半个月的时间,姚皋村、王圩村、洞山村385大户,5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拆除完毕。

      谈及此次拆违征迁的漂亮仗,负责现场指挥的区领导表示,通过此次拆违征迁,为奥体中心二期配套项目、南纬七路、南纬五路、南经十四路等重点工程建设铺平了道路,改善了城市形象,净化了社会风气,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锻炼了区乡村三级党员干部队伍,增进了班子的凝聚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淮组言 记者 李东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