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 构建平台
我市大力推进“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工作
近年来,我市新的社会组织、新的经济组织(即“两新组织”)发展迅猛,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和重要的双拥资源。我市积极探索引导这支力量投入双拥工作,开创了“两新组织”助力双拥的新局面。
据统计,我市共有各类企业6.5万多家,其中非公企业近2.5万家,约占企业总数的39%,行业协会397家,民办非企业有337家,其发展成雨后春笋之势,“两新组织”已经成为拥军优属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以往,我市“两新组织”在拥军优属方面发挥的作用只是零星地做一些双拥工作,部分“两新组织”想在双拥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也苦于没有平台,究其原因,是相关的组织协调不够,缺乏引导管理。
为此,我市主动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要求,制定了“两新组织”双拥工作规划,成立了由淮南军分区政治部、市双拥办、市科委等部门和部分两新组织中党组织负责人或法人代表组成的双拥共建指导小组,把“两新组织”吸收到双拥活动中,初步形成以提高国防双拥意识为目标,以构建双拥平台为手段,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支撑的“两新组织”双拥工作格局。使“两新组织”的爱国拥军活动由过去零散不成规模的模式向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影响方向转变。
针对“两新组织”的特点和独立性,我市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两新组织”法人及其从业人员的国防观点和双拥意识上。为增强“两新组织”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拥军热情,我市邀请国防大学张召忠教授来淮进行国防专题讲座;市委常委、淮南军分区司令员刘礼叶,到各单位、各县区进行国防教育讲座27场次;邀请海军淮南舰政委谭洪军来淮南以“海洋、海军、城市、战舰”为题给40多位新经济组织的法人和从业人员进行海洋国土观教育;邀请“两新组织”领导去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接受教育,去江苏新沂解放军摩步第36旅过军事日,使企业家在潜移默化中将拥军爱国的热情变为自觉的行动。同时,我市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及从业人员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让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关心烈军属成为“两新组织”的自觉行动。
在继承传统中发展创新,我市“两新组织”参与双拥工作可谓亮点纷呈:致富不忘国防,远赴新疆阿勒泰边防部队谱写拥军三部曲的春林商贸公司董事长张春林;新江淮公司总经理秦光自购40台电脑送到解放军驻蚌埠某工兵团,又拿出5万元赠海军淮南舰;安徽金大地集团主动出资50万元作为建设经费,建设淮南市“双拥园”,又出资20万元建成“军民连心桥”……近年来,“八一”、春节期间,我市有上百家“两新”组织慰问驻淮部队及海军淮南舰官兵,开展军民联谊活动,有40多个“两新组织”同驻地部队签定了军民共建协议,“两新组织”支持部队建设经费达480多万元。
在创建双拥模范城的活动中,“两新组织”的拥军热情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在2012年7月31日全市双拥表彰大会上,其中有6个“两新”组织和3名民营企业家受到表彰,占受表彰的15%。表彰比例的逐步增加,提高了“两新组织”的社会地位,增强了职工的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