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和热情将冰雪融化,保障城市交通顺畅
2月18日,我市迎来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入夜后,路面很快就积满了很深的积雪,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和行车安全,大雪夜,他们冒雪走到路上,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用汗水和热情把冰雪融化。
交警在各路段巡查疏导车辆
2月18日晚8点左右,路面已经开始积雪,记者看到我市各主干道上都有交警的车辆,闪着警灯,提醒司机安全驾驶,同时采集路面积雪信息。晚上11点,淮河大道立交桥上已经积满了厚厚的积雪,由于积雪太深,车辆打滑,不少车辆在上坡时显得十分吃力,个别车辆需要人推才能驶上立交桥。在立交桥上,记者看到一辆警车闪烁着警灯停在桥上,淮南市公安局交管局田家庵一大队教导员胡文光带领一名交警正在风雪中一边指挥交通疏导车辆,一边帮助打滑车辆推车。胡教导员告诉记者:“从晚上下班后,田家庵一大队就组织22名交警上路疏导交通,防止由于雪天路滑导致交通事故多发,同时收集路面积雪信息,反馈给田家庵区环卫处,由环卫处安排雪铲和人员对积雪较严重的主干道进行清扫,确保车辆在雨雪天行车安全和道路畅通。”
环卫人员连夜清扫积雪
11点15分,虽然已是深夜,记者看到几台雪铲车、铲车和融雪剂撒布机在道路上来来回回的忙碌着。原来这是田家庵区环卫处出动的大型除雪机械,清扫市区主干道的积雪。据在现场用对讲机指挥除雪机械作业的田家庵区环卫处办公室主任刘松告诉记者:“从天气预报淮南今天有大雪开始,田家庵区环卫处的领导就非常重视,白天就安排人员对除雪机械进行维护,同时组织环卫工人待命,确保路面积雪能够及时得到清扫。今夜田家庵区环卫处一共出动4辆雪铲车、2台铲车和2台融雪剂撒布机,同时还组织60名环卫工人上路清扫积雪。为了保证城市主干道不因降雪受到影响,今夜会对淮河大道、洞山中路、国庆路等多条主干道的路面积雪进行清除,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
夜间12点记者路过洞山中路时,看见一群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用铁锹和扫把在清扫着路面上的积雪。看着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记者感受到在这深夜寒冷的街头充满了暖意。田家庵区环卫处处长王军告诉记者:“像人行道、公交车道这样的地段不能使用大型机械除雪,只能靠环卫工人人工扫雪。为了防止积雪影响交通和市民出行,天亮以前必须把积雪清扫干净,这样的劳动强度是可想而知的。”“大家都辛苦了,再加把劲,铲雪一定要铲彻底,不能让路面结冰,要是结冰了会更滑,明天会影响到市民的出行安全。”人群里不知道谁在为环卫工人鼓着劲。
“小环卫”跟随父母深夜扫雪
在采访过程中,突然一个瘦小的身影进入记者的视线,瘦弱的身躯穿着一件环卫工的“风衣”拿着一把小号铁锹,跟随大人们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的铲着雪。等他转过头时,记者才惊讶地发现这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当记者诧异环卫工人中竟然有“童工”时,在他身边的环卫工人笑着告诉记者:他叫候蔡伟,是洞山中学5年级的学生,现在正值寒假,他的父母都是环卫工人,当夜都在路上扫雪,可能是因为一个人在家害怕,也可能是孩子天性喜欢雪,非要闹着跟着父母来扫雪。听见有人在打听自己,候蔡伟用袖子擦掉脸上的汗水,仰起红扑扑的小脸告诉记者:“我不是童工,是5年级的学生。我爸妈都是环卫工人,白天他们辛苦一天了,晚上还要出来扫雪,我是自己要来帮他们的。虽然我小,扫不了多少,可是我扫干净一块地方,爸爸妈妈就少扫一块地方。”说完,又拿起那小一号的铁锹跟着大人们一起铲起雪来。
记者感言
凌晨1点,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下了将近一夜的雪,还在飘。而在我市的主要道路上机械的轰鸣、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让寒冷而空旷的街头,充满暖意。雪夜的城市早已熟睡,今夜,他们无眠。当清晨上班的人流行走在没有积雪的道路上时,有谁会去想,是谁用雪夜无眠换来城市交通的顺畅?雪夜谁无眠?无眠的是那些为这个城市的安宁、和谐、优美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图一:田家庵一大队交警冒雪疏导交通。
图二:雪铲车和推土机清除路面积雪。
图三:环卫工人们在深夜清扫路面积雪。
图四:“小环卫”候蔡伟跟随父母来到路上清扫积雪。
(记者 王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