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节后,出行的路很顺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节后,出行的路很顺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2/16 6:45:5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六九,往外走。刚过完年,不少人就开始打点行装,告别父母妻儿,踏上了外出务工的路。在他们眼中,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但那里装着自己的梦想;工作还要一如既往,但希望源于自己勤奋的双手;生活依然如故,但心中早已积累下超越自我的勇气。未来就在脚下,希望就在心中,他们正迈向自己的新一年。

      年初五,记者分3路深入到淮南火车站、淮南东站、淮南长途汽车站,现场采访了出行情况。

      淮南火车站:铁路出行依然是外出务工的首选

      每逢“春运”,选择铁路出行的人占据多数。2月14日,记者在淮南火车站看到,站外有不少市民正整理行囊,凭票进站候车,有的背着大包小包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说笑。临近中午,不少远行的人匆匆吃了点东西,早早来到候车室等车,还有的干脆在站外广场的躺椅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售票厅内,不少市民走到列车时刻表前查看临时加开的列车,一些志愿者们在人群中忙得不亦乐乎,引导市民到各自的售票窗口购票。

      据上海铁路局淮南西站人员介绍,当前的客流主要由返程务工流和探亲流形成,2月15日客流最高峰发送旅客可达1.45万人。

      家住凤台的刘全德夫妇一大早就赶到火车站,他们购买的是开往上海的火车。夫妻俩都在上海一家电器公司打工,凭借吃苦耐劳的干劲,刘师傅在年前被提拔为组长,主要负责电器的组装。他告诉记者,年前公司接了一批货,自己和工友们连天加夜的赶工,为了能尽早回家过年,一直干到一月底才算完工。眼看自己因买不到票回家过节了,公司却为了奖励大家还专门包车送他们回来,这让刘师傅颇感意外。于是,刘师傅和妻子一合计过完年还接着到这家公司打工。像刘师傅这样夫妻档工人,公司也给了他们特殊的照顾,不仅提供了夫妻宿舍,平时还有不少加班补助,但刘师傅夫妻俩最牵挂的还是远在家乡的孩子。过完年,孩子听说父母要走,一直哭闹不停。早上也是趁着孩子睡觉,两人才能脱身。一说到孩子,刘师傅的脸上便充满愧疚,不过,他也欣慰地告诉记者,等到孩子上学适龄,公司答应在上海安排学校就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趁着年轻多闯闯,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一提到外出务工,家住潘集袁庄的张明明便兴奋不已,别看他今年只有20岁,却也已经走过了不少省市。“哪待遇好就去哪,干的不顺心就跳槽,反正机会多得是,多到一些地方也能长不少见识。”小张告诉记者,以前他外出务工,由于没有经验和技术,多是到饭店或工厂打杂。走得地方多了,渐渐地也让小张心里有了不少想法,学一样技术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脚跟。于是,他开始尝试着自学烹饪,在打工的饭店也是四处拜师,几年下来也小有心得,“虽然没经过正规的培训,但也能掌握不少烹饪技巧,俗话说,‘战士靠枪,厨师靠汤’,有了基础,在技术上下点功夫,不怕不成。”面对新的一年,小张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想着多赚点钱,回老家开个饭馆,讨个老婆。 

      面对年轻人的闯劲,已经外出务工近10年的邹成江却一心想着回家。虽然再一次收拾了行囊,但面对妻子儿女却又十分不舍。“一年最多回来两三次,每次回来都不想回去。家里孩子还小,老人身体又不好,光靠妻子一人,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虽然邹师傅已经在苏州站住了脚,一个月也有6000左右的收入,但他总怀念着家乡。邹师傅在苏州一家电子设备厂任职,原先就懂一些电子技术,加上多年来的实践,已让他掌握了不少关键技术和制造流程。虽然工资高了,职位也高了,但邹师傅总觉得自己是外乡人,是打工者,并未真正融入到苏州这个城市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情结也越来越重。他打算攒够了钱,回家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高铁淮南东站:15-18日已售车票日均3000张

      不仅是普通列车,同样地,高铁淮南东站也迎来客流高峰。2月14日记者赶到淮南东站时,正遇到开往合肥方向的动车检票。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实名制验票,“三品”检查也格外严格。淮南东站负责人介绍,从年初四开始,客流已超过2000人,年初五客流超过3000人,最高峰在年初六,达到4000人,因为在年初三,要订年初六车票的已达到3040人。

      在河北清河工作的杨先生陪着妻子孙女士回淮南八公山过年,他们往年也都回来,今年更方便了,可以坐上高铁了,路途时间大大缩短。夫妻两人年二十八赶回的,在老家过年,不知不觉间就要到上班时间了,夫妻两人还是要坐高铁回去。

      淮南东站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运是淮南东站面临的第一次春运考验,没有以往的经验学习和客流对比。节后主要为发送客流,主要发送客流为上海方向。从目前车票预售情况看,车站客流高峰时间为2月14-18日,重点列车为始发的G7221、D5455、G7225、G7255次;15-18日已售车票日均3000张。

      车站新增了引导标识,制作出淮南东站示意图,方便旅客找到出站口、售票处、候车区等地点,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春运期间,部分短途列车停运且临客开行不固定,部分旅客对列车开行情况不了解,车站及时对旅客做好宣传,并主动推荐出行方案,做好实名制验票工作,并按要求做好实名制验证工作,使用实名制验证系统进行验证,严禁无票和送站人员进站,保证候车室秩序良好。遇互联网购票未换票旅客,工作人员建议其换票。

      淮南车站在自动售票机处设引导人员,专门指导旅客在自动售票机上购票、取票。为方便旅客取票,将第一个自动售票机设为取互联网订票专窗,减少取票排队时间,其余自动售票机也开通取互联网订票功能。售票窗口实行弹性工作制,遇购票旅客较多及时增开临时售票窗口。

      安排“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到专用候车区候车。重点旅客需要帮助时,工作人员及时给予帮助;遇旅客遗失物品、找人等,工作人员积极协助寻找;遇旅客在电梯摔倒,工作人员及时按停止按钮,避免旅客摔伤。

      2月7日中午,上海铁路局客调电话打到淮南东站:“G267次有一重病老人刚从北京做完手术回来,需要车站的帮助。”接到电话后,车站立即联系G267次列车长,确定老人所在车厢号,询问身体状况,以便采取接站措施,同时组织人员做好准备。车站当班职工提前到达老人所在车厢的停车位置等待。列车停妥后,工作人员积极协助老人下车、出站,帮助家人拿行李物品,并将他们送上出租车。临走时,老人满眼泪花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说:“你们待我就如亲人一样啊,太感谢你们了!”

      长途汽车站:中短途返程客流居多,长途较少

      2月14日一大早,记者便来到长途汽车站,这里客流量相对平稳,大厅内秩序井然,并未出现返程客流高峰。在安检仪旁,一位乘客因携带违禁品被要求开包检查,在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确认下,在包内查出一瓶发胶。随即工作人员对该名乘客做了耐心细致地解释,在取得乘客理解后,告知该乘客可通知其他亲友来此处领取。据长途客运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从1月26日春运开始至今,已经通过安检查处乘客携带违禁物品百余件,其中甚至有汽油、鞭炮等易燃易爆品。记者看到大厅内设有饮水机,供等车乘客饮用,电视里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并提前预售各地车票。在出站口,安检人员对每趟即将发班的客运车辆进行逐一细致地检查,反复叮嘱司机安全驾驶。

      常让师傅已经从事长途班线十多年了,虽然已经“转行”开起了旅游车,但每年“春运”加班次都少不了他。“今年相对轻松些,眼下就跑了两趟怀远,这不刚加了一趟合肥,要像往常都要加好些趟呢。”在以往的返程客流高峰时段,省内如合肥、怀远、安庆、淮北等多条班线都要加开多趟班次,而较去年相比,随着客流量减少,加班班次也明显下降。“虽然轻松了不少,但我们肩上的责任却一点也不会少,不超速、不疲劳驾驶,始终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天迎来送往这么多乘客,少说也有数百个家庭,既然乘客放心乘车,我们更应该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据田家庵区交通分局驻站办工作人员介绍,从1月26日至2月13日,长途汽车站共发送旅客9万余人,发出班次5220次,相对于去年同期的客流量有明显的下降,平均每天减少千人左右,节前也未出现客流高峰期。去年仅合肥方向就加开了28趟班次,而截至目前只加开2趟。从2月11至13日,客流量有所回升,以省内中短途为主。预计返程客流高峰从15日左右开始至元宵节前后出现,以学生流和外出务工流为主。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高铁站的通车,以及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对私家车免费通行,分担了一部分客流,致使选择乘坐长途客车的市民有所减少,但截至目前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为了让乘客出行安全、便捷,驻站办工作人员在严把出站关的同时,做好人性化服务。2月13日中午,两位老人敲开了驻站办的大门,他们心急火燎地说明了来意,原来,两位老人是弟兄,都已是80岁高龄,他们要赶着去淮安给舅舅过寿,但一直没买到票。眼看时间越来越近,老哥俩急的不可开交。驻站办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一方面安抚两位老人的情绪,一方面积极联系蔡家岗汽车站预留第二天的车票。2月14日早上7时20分,工作人员将两位老人送上了开往淮安的长途客车,并一直叮嘱司机沿路多照顾老人,并帮他们预先购买返程票。

       图:熙熙攘攘的淮南火车站候车大厅

(记者 李钧 张雪峰 李舒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