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中国神器”当红,爆米花跟着吃香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中国神器”当红,爆米花跟着吃香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2/4 7:00: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爆米花味美,可别多吃呦,营养专家表示吃太多存在健康隐患

      日前,中国传统的爆米花机登上了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著名节目《流言终结者》,在引起美国人极大好奇的同时,也让这种在中国司空见惯的物件在网络上爆红起来。

      炉火上架着黑乎乎的爆米花机,师傅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摇动着,随着一声巨响白烟腾起,香喷喷的爆米花就可以吃了——这是很多80后市民们儿时的美好记忆。如今这一物件在街头已难觅踪影,1月31日,记者在探访中遇到了一位用传统爆米花机的师傅。爆米花虽然美味好吃,不过营养专家提醒吃多了可能会影响健康。

      爆米花机网络蹿红

      这几天,淮南许多网络论坛里出现了一段美国人用中国爆米花机炸爆米花的视频,引发众多网民吐槽。

      这段视频是《流言终结者》中的一期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用上了一台来自中国的手摇爆米花机。在研究过说明书后,主持人得出结论“安全第一,美味第二”。节目中现场架起了防弹玻璃,主持人还穿上了防爆服,在倒入玉米、点火后,他开始对爆米花机罐体进行加热。数分钟后,这名主持人小心翼翼地用铁锤敲击了一下罐盖边的把手,一颗颗爆米花立即像子弹一样喷射到演播室顶棚随即散落一地。

      这次实验让主持人和美国观众“见识”了一把,而视频传到中国后,也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围观,爆米花机也因此蹿红。记者在淮南一些网络论坛中看到,有的网友调侃中国的爆米花机俨然成了美国人眼中的“神器”——做个爆米花还要穿防爆服。有的网友因此勾起了儿时的美好回忆,而有的网友则称如今制作爆米花的方式越来越多,不过还是这种老方式生产的爆米花最香,可如今这样的物件在淮南街头是越来越少见了。

      街头传统爆米花机引围观

      1月31日中午,记者在洞山中路中北巴士公交站附近见到了一位用传统爆米花机炸爆米花的师傅,而这也引起了一些市民围观。

      只见这位师傅舀了一小盆大米倒入黑乎乎的铁罐中,再加入了一些糖,随后盖上罐盖将铁罐架到烧旺的火炉上。之后,他右手不断摇动着铁罐上的手柄,左手不时添加一些柴禾,眼睛则时刻留意着铁罐上的气压表。

      几分钟后,表盘显示气压接近最大值,这位师傅拿起两根钢管,抄起铁罐将罐口对准旁边的一条长长的布袋。“要炸了哈!”他对着围观的市民喊了一声,随即右脚对着罐颈部位一踩,只听“砰”的一声,瞬间便见一团白色烟雾腾起,罐盖被打开,香气随即溢出,罐中炸好的米花也顺利涌入布袋中。这位师傅将布袋中的米花装成小袋,整齐地摆在路边等待市民购买。
这位师傅告诉记者,这个爆米花机还可以炸玉米、黄豆,前些年炸爆米花的人多,如今随着各类食品的日益丰富,已经很少有人再炸爆米花了。

      围观的市民有人上前购买品尝,他们称以前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炸爆米花方式,如今这样的场景却难得能遇到一次了。

      专家提醒勿大量食用

      有市民表示,街头炸爆米花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这是否属实?记者为此采访了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的营养专家。

      据介绍,爆米花的主要加工原料是玉米粒,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和多酚,其中的叶黄素对眼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多酚类抗氧化物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少食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不过,街头传统的爆米花机崩出的爆米花含铅量极高,这是由于铁罐内涂有一层含铅的合金,当给爆米花机加热时,其中的一部分铅会变成铅蒸气进入爆米花中,铅就会随着爆米花进入人体,进而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尤其是儿童对铅的解毒功能弱,常吃爆米花极易发生慢性铅中毒,造成食欲下降、腹泻、烦躁、牙龈发紫以及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因此,家长不要让儿童常食爆米花。

      此外,街头一些小贩还会用铝锅炒爆米花,这其中往往会使用氢化植物油制成的植物奶油代替黄油,而且加上了各种各样的香精和色素,因此市民们也不宜多吃。

(记者 吴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