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潘集区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潘集区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9/17 23:44: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打响“危改”战役 农房旧貌换新颜
潘集区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

      农房危房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的系统工程。为抓好此项“民心”和“民生”工程,潘集区委、区政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协调推进,确保了农房危房改造工作的有效开展。自2011年农房“危改”战役打响以来,潘集区已累计建设改造农房危房2377户。改造后的农房焕然一新,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农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农房“危改”工作中,该区把农房危房改造作为保民生、促发展、扩内需的重要举措,坚持惠民生与促发展统筹推进,组织力量攻坚克难,使农房危房改造与其他工作协调发展。在关键环节上,把资金筹措、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坚持农民自筹为主、其他补助为辅的原则,采取财政补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统筹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区里组织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向群众讲政策、讲规划、算造价,做到政策规定、补助对象、补助标准“三公开”,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基本政策,消除依赖心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区还制定《潘集区农村危房评定暂行标准》,合理确定改造对象,保证评审过程公开透明,杜绝优亲厚友现象,使危改工作得到群众公认,实现了“零上访”。区里按照“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建房责任制、验收责任制及验房备案制度;推行全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把选址、施工等关键环节质量关,真正把农村危房改造成“满意房”、“放心房”。

      “建新不拆旧”一直是农村建房的顽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危旧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农户若要享受政策优惠就必须建一拆一。因此,该区在推进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不仅是消灭危旧房,提高农民居住水平,更是在整体推进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变。为和这场农村居住环境综合性大变革相配套,在此轮危旧房改造中,为避免再度出现以往农村有新房无新村的局面,该区首先将规划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公共设施建设、园林绿化、环境整治也一同推进。该区平圩镇店集村村民姚鲁告诉记者:“农房改造的标准是贫困户重建每户补助1万元、农村低保户、五保户补助更多。同时实行农民自愿原则,愿意就签字,并可享受优惠政策。”不仅仅是店集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多数参加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都得到很大改观。“危旧房改造扮靓村容村貌,家里装上太阳能,还铺上了木地板……”潘集区田集街道田集社区的刘女士说,“有了国家的补助,个人只用了两万多元,让家有了大变样。”不少农民也反映,农房改造使房子价值得到增值,农民得到增收,土地面积得到增大。

      潘集区通过村居环境整治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环境状况和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广大农户不仅住上新房,用上环保清洁的生活用品,展现出“困者安其居、居者乐其业、业者兴其村”的农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热情也更加高涨。    

(倪丽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