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现场直击——
公厕频遭破坏,用者一声叹息
为让老百姓用上免费公厕,进一步缓解“如厕难”,市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市范围内由市政府投资建设,并由市、区环卫部门管理的215座公厕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如今,免费公厕自开放以来,在为市民提供免费、洁净的方便环境时,却不断遭受各种人为破坏。记者走访发现,免费公厕经常出现门窗被砸,梳妆镜、风干机被偷、厕内卫生脏乱的状况……公厕虽然免费了,但后期管理维护还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市民自觉爱护和负起责任。
免费开放赢得市民称赞
“现在公厕都免费了,再不用掏钱了,而且公厕既方便又很干净。”在洞山中路,市民李先生指着位于市博物馆东侧的一处免费公厕说道。谈到公厕免费开放,经常会听到类似李先生口中称赞的话语。在淮南市城市主干道和沿街路旁等市民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一座座免费公厕崭新亮相,免费、方便、洁净的如厕条件,赢得了市民们的交口称赞。
因为投入资金有限,此前公厕实行如厕交费,以厕养厕的管理方式。为提高环卫设施公益服务水平,缓解市民“如厕难”,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全市环卫系统215座公厕实行免费开放。公厕免费开放后,所需专项整修经费及日常管理维护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按4:6比例分担。今后新建的公厕,待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也将实行免费开放。
记者从田家庵区环卫处了解到,自今年6月1日起,田家庵区84座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公厕的开放时间也延长了,夏季从6点至22点、冬季从6点至21点。据介绍,从泉山十字路口至与淮舜南路交叉口之间的洞山中路路段,原本没有一个公共厕所,而今已经沿路新建了9个免费公厕,其中4个移动式公厕,5个旅游星级公厕。在朝阳路、国庆路、学院北路等诸多路段都设置了免费公厕。
频遭各种人为破坏
公厕增多了,免费开放了,市民如厕更方便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公厕使用率提高,保洁工作量增大,相关问题也层出不穷。一面是,相关部门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公厕的保洁质量不降、服务水平不减;另一面却是,个别人在有意无意间破坏公厕内的设施。
记者走访了解到,免费公厕遭到一些市民恶意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9月4日,记者在洞山小街一处移动公厕看到,这里的免费公厕共有5个厕间,其中有3个厕间已锁门,两个门上写着“坏了”,另一个门把手已经没有了。五个门头上的显示屏已经不亮了,其中有一个显示屏不翼而飞,里面只剩下裸露的电线。记者打开其中一个厕间,除了马桶,里面还有梳妆镜等一些简易设施,大致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
在实验中学旁边也有一个免费公厕。记者看到,公厕的卷闸门遭人为踢踹,公厕内的一些小设施也遭损坏。据管理员韩女士介绍,自公厕建好免费开放,她就在此打扫卫生,对公厕遭受的破坏一清二楚。“你看这个卷闸门,好好的门,你非要踹它干嘛?”韩女士说,除了这个门,公厕里一些小部件则是最大的受害对象。“我们也不知道更换过多少水笼头,就比如那个面盆上的感应水笼头,不是被人为破坏,就是被拆走了,隔段时间刚修好没几天,又再次打报告维修,最后只能换成手旋的水笼头了,就这样还得时刻盯着。”韩女士指着女厕洗脸面盆上的水笼头向记者解释。
除了这些设施被破坏,一些不文明的入厕行为也让韩女士很恼火。“有的人在厕所里吐得到处都是,还有的人洗手能洗得公厕内到处是水。我的工作就是把公厕内的卫生打扫干净,一天忙下来,腰都直不起来,希望大家能够爱惜公厕卫生。”
新建公厕无一幸免
“我们区新建好的16座公厕从投入使用至今,全部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破坏。”田家庵区环卫处设施科科长孔德平无奈地告诉记者,2011年田家庵区新建成使用的有16座免费公厕,加上之前新建的3座公厕,目前田家庵区环卫处负责管理的新建公厕总共有19座。然而,不幸的是,就是这些刚刚建好投入使用的公厕却不断遭受各种破坏,没有一个幸免。
“基本上都是人为破坏的,尤其男厕破坏较严重。”孔德平介绍,在一些免费公厕,经常会遇到厕所门被踹开,免费公厕牌被砸断,感应洁具上的感应装置被盗走等等诸多破损情况。在市政府东侧和市中级人民法院西侧的免费公厕内,曾一度提供毛巾、肥皂等物品,但实施没多久发现,经常丢失。之后,便不再放置了。
9月3日晚8点多钟,记者走进位于洞山中路市中级人民法院西侧的一处旅游星级公厕看到,男厕的门已经无法关闭,在厕所内,有一个人正在吸烟,并将烟灰直接弹在地上,吸完后烟头也扔到地上。一个小便池已经不能使用,被蒙上一个破旧毛巾。该公厕的门已经被检修了7次,门把手和门锁经常受到人为破坏,现如今已无法修复。据介绍,更换一个公厕门锁需要60多元钱,而更换一扇门则需要花500多元钱。“如果没有故意损坏,可以省下不少钱,再把这些钱用于增加公厕设施,或提升服务质量该有多好。”孔德平叹道。
呼吁市民真心爱护
“维修人员少,管理范围广,公厕数量多,加上破坏频繁,维修出动次数平均下来,每天要三至四次。”孔德平介绍,目前,田家庵区环卫处负责管理的84座公厕,遍布整个田家庵区,而水工、电工等负责维护的工作人员才四五名。虽然,一处免费公厕配有一名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不可能死死紧盯每一位市民,也不可能随时发现破坏行为。所以,常常看到的都已经是被破坏后的结果。
“我们在6月份进行检修时,发现一处公厕内,6个感应器和3个感应水龙头被人卸掉。”孔德平介绍,被盗的东西拿回家基本用不上,拿到市场一分钱也卖不到,但要是重新采购的话,则要花不少钱,如感应器盒子被盗后,没法使用,重新采购,每个则需要100元。
免费公厕外安装的景观灯和公厕门窗也时常被破坏。9月3日,田家庵区环卫处设施科的工作人员重新更换了位于洞山中路老龙眼加油站旁的免费公厕大门。之前,该处公厕大门为推拉门,受损严重,如今换成了卷闸门。孔德平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的总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还是有个别人故意破坏。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进行换位思考,真心爱护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因为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图:免费公厕的推拉门被人为损坏。
(冯登成 张明星 王玲 实习生 丁玮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