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持续高温,让市民们备受煎熬,然而环卫工人们却坚守在一线,用他们的双手美化着整座城市——城市美容师,烈日下你们可好
环卫工人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双手和汗水扮靓了我们的城市,给了我们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近几日,淮南持续高温,市民们采取各种方式避暑纳凉,然而,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市环卫处一线环卫工人,却冒着高温酷暑坚持清扫路面、清运垃圾、保洁公厕。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确保市区环境的整洁。可是在这美丽洁净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
衣服“开盐花”的环卫工
60多岁的张师傅在淮南做环卫工人已经多年了,每年的夏天,张师傅都觉得特别难熬。昨天,记者在国庆中路见到他时,身材瘦小的张师傅穿着长袖的蓝色工作服,戴着一顶草帽,肩膀上搭着一块湿毛巾。“天这么热,穿短袖衣服胳膊会被晒伤,所以我们的工作服都是长袖的。”张师傅一边把垃圾桶里的垃圾清理到垃圾车里,一边告诉记者。此时是上午10点,还没到温度最高的时候,但蓝色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湿透,豆大的汗珠不停从他额头上冒出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夏天,衣服每天都要湿个几次,干了之后,还会有‘盐花’。”张师傅擦着汗说。“为了防止中暑,单位给我们发了风油精、十滴水等解暑的药。但是我感觉那有味道,不习惯。每天上班前我都会带着一大瓶水,但是很快就喝完了。单位的垃圾中转站都设了供水点,如果垃圾车满了,我就会去中转站倒水。”张师傅一边说一边拉着垃圾车向下一个垃圾桶走去。
环卫处全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记者从田家庵区环卫处了解到,入夏以来,气温不断攀升,城区日垃圾清运量已经达到300吨左右,比平时增加了近百分之二十。在保证环卫质量不滑坡的情况下,又要确保做好一线环卫工人的防暑降温工作,市环卫处将下午的清扫时间推迟半小时,避开高温时段,同时增加机械清扫车作业,确保高温时段作业质量,减少一线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垃圾中转站设置职工休息室,并添加桌椅、风扇等物品,便于一线环卫工人临时休息,增设茶水供应点方便一线职工取水饮水;给一线环卫职工及时发放茶叶、毛巾、香皂、风油精、十滴水等防暑用品。为一线职工统一更换蓝色工作服,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在7、8、9三个月,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的高温津贴。通过多项人性化关怀,确保一线职工平安度夏。
环卫工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工作性质决定了环卫工人严酷的工作环境,每天8小时的户外工作时间,每月1050元的工资,造成没人愿意当环卫工人的尴尬局面。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线环卫工人的平均年龄基本在55岁左右。“劳动强度大,工资低,和社会个别人的不尊重,我们很难招到40岁以下的环卫工人,现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基本都是退休或下岗人员。虽然近两年淮南已经多次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并且购买了五金,但是年轻人还是不会干环卫工。”田区环卫处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现在每月工资1000多元,单位还给买五金,我感觉能过得去了。让我感觉不好的是,社会上有人对环卫工人不尊重不理解,环卫工人打扫卫生保洁路面时常遭人白眼,是让我心里最难受的,那时就会让我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夏天可能因为我们身上有汗味吧,有时个别衣着光鲜的年轻人,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都会捏着鼻子绕开走,其实我们的工作服每天下班都洗的,我们不脏。”在朝阳中路一位环卫工人的话让记者心酸。
记者感言
有人说环卫工人正处于“三低一高”的状态,即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劳动环境安全系数低,年纪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个别市民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乱扔垃圾,甚至个别人用一些肢体动作对他们进行人格侮辱。然而,我们的城市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脏”才换来洁净和美丽,记者希望通过这篇报道,能够唤起社会的良知,给予我们“城市美容师”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在这炎炎夏日里,希望能有更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群体给我们可爱、可敬的环卫工人送去些许的清凉和更多的敬意。
图一:张师傅在烈日下清理垃圾
图二:环卫工人背后留下的是城市的洁净和美丽
(记者 王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