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淮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了今年入汛以来的第1号防汛预警: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未来几日淮河流域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沿淮及淮北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雨。各水管单位要加强工程调度,严格控制水库、湖泊和河道蓄水;低洼地、采煤沉陷区、城市易涝区要做好防涝排涝各项工作;山丘区要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新建、在建工程要加强巡查和防守,落实好各项度汛措施。
千里淮河,流经淮南市境内87公里。临河而建的淮南,千百年来受益于淮河的恩惠,也需时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淮南也因而成为全国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每年6月,淮河进入主汛期,防汛工作临阵以待,成为淮南市上至政府领导、下至市民百姓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
淮河当前水位较往年偏低,近期很可能迎来降雨
7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淮南市水利局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下午3点刚过,指挥部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就从桌前的电脑上读出了淮河干流水位的实时准确数据,“今天下午3点,淮河干流水位达17.85米,低于淮河干流正常蓄水位18米的标准”,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水位较往年相比偏低,偏低的不仅仅是淮河的淮南段,王家坝的实时水位也比去年同期低了2.95米,蚌埠闸的实时水位比去年同期低了0.06米。
从6月27日开始,淮南市淮河流域进入多雨时段。6月27日08时至7月3日08时,淮南市累计降水量接近150毫米。为了应对这次强降雨过程,淮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下发了应对强降雨的紧急通知,发布了2期水雨情简报,并于7月初针对地处危险区域内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小煤矿下达了封井撤人的命令。据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责任人介绍,尽管近期淮南市范围内降雨较多,但整个淮河流域降水较往年偏少,淮河水位也相对偏低。
据近期气象预报,从7月13日开始,江淮、江南北部将呈降雨增多趋势。从7月16日至25日淮河流域降雨量普遍在50至100毫米,其中中下游局部地区的降雨量将达100至250毫米。
面对当前水情及未来新一轮强降雨,淮河防汛工作仍不敢有丝毫懈怠。针对可能出现的雨情和水情,防汛部门制定了科学预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的工作机制,并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监视天气、雨水情变化,保证信息畅通。在淮河水位达到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时,淮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人员将进行不同级别和内容的防汛会商。一旦攀升至预警标准,将及时发布防汛抗旱预警、汛情通告,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对于堤防、水库、山洪灾害隐患点和历史险工险段等薄弱环节要严密巡查,并及时提出科学处置措施,全力抢险排险。
汛前准备未雨绸缪,防汛任务督查落实
在淮河流经淮南市的87公里区域内,建有各类堤防700余公里,其中确保堤200公里,行洪堤74公里,小水库26座,涵闸325座,机电泵站1516处。要想在如此长的抗洪战线上万无一失,其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上游洪水下泄快,中下游河道极其平缓,泄洪不畅,洪水滞留时间长,其防汛压力大、任务重。
早在淮河没进入主汛期之前,淮南市的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就已经扎实开展。为了将防汛责任落实明确,淮南市政府、县区政府及相关单位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重要的堤防、涵闸、泵站等防汛工程都填写了汛前安全检查责任卡。《淮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行蓄洪区运用预案》、《淮南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等预案在汛期前就完成了修订工作,同时,今年还开展并完成了《采煤塌陷区防汛抢修及人员转移预案》的编制工作。
面对当前外出务工人员外出较多的新形势,各县区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好群众性防汛队伍。据统计,全市组建市级防汛抢险队伍1支共80人,县乡级防汛抢险队伍62支共计6780人,登记防汛民工5.4万人。汛前,全市举行培训演练10场次,1410人参加。同时加强与当地驻军的联系,搞好军民联防,发挥部队抗洪抢险主力军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项防汛物资在汛前及时储备到位。淮南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的防汛目标责任书,对本级防汛物资储备任务进行了明确。全市共储备防汛草袋68万条、编织袋43万条、土工布9万平方米、木材961立方米及砂石料等防汛物资。汛前,对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的通讯设备进行了检修,并重点针对水位测报站、视频监控点、视频会议系统等进行了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通讯系统正常。
进入汛期,对于一些重要堤防,如淮北大堤、淝左堤、淮南城市围堤、凤台城防堤等,均被列入巡查和监管重点。汛前在巡查中发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涵闸,管理单位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架河泵站的技术改造、泥河枢纽泵站三期应急维修工程在汛前已完成安装调试和试运行。
为了确保全市小水库的安全度汛,现已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险情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全市26座小水库已完成1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大通区的泉源、长山2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也已结束。
发现险工隐患,及时分解处理
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淮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全市重点堤防、涵闸、泵站、采煤沉陷区、在建工程及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了抽查,共梳理出险工隐患24处,淮南市政府下发文件对整改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责任,因地制宜对24处隐患进行了处理。这24处险工隐患在进入汛期后已基本处理到位,落实了安全度汛措施。
淮南市现有采煤沉陷区面积约170平方公里,并在逐年增加,沉陷区范围内的防洪工程和原有水系破坏较大,塌陷区的防洪排涝问题日益突出,采煤沉陷区的防汛也因而成为淮南市防汛工作的一大特点和难点,为此,淮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有关县区和相关部门在汛期加强对沉陷区堤防的巡查防守,制定安全度汛方案,组建抢险突击队,落实抢险物资,确保矿井和人员安全。
针对此前凤台县境内张集煤矿采煤沉陷区范围内许大湖围堤发生坍塌,淮南市及凤台县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及淮南矿业集团高度重视,责成张集矿进行了加固处理,现在的围堤堤顶高度达到25米。针对许大湖堤以后仍有滑塌隐患,以及去年凤台丁集煤矿采煤沉陷区范围内依沟、幸福沟下沉堤防尚未加固到安全高度这两个问题,淮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专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凤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单位抓紧按照加固方案处理到位并加强日常巡查,同时做好围堤防汛抢险、应急排涝及堤内人员转移等各项准备工作。
此外,对于新谢隔堤出现的险工隐患,淮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相关部门完成加固工程,备足抢险物资,加强巡查防守,并在汛期来临后,后台孜矿、市矿二号井、八公山六号井、沈巷二号井做好随时撤人、封井准备。针对孔李地区的排涝,相关责任单位完成了排涝沟道的疏浚开挖。
同时,在主汛期来临之前,淝右堤段、焦岗湖围堤、刘岗拦水坝、泉源和长山水库以及董峰湖行洪堤流砂洼崩岸严重段等险工隐患完成了加固工程,并按时按质完成永幸河泵站重建、菱角湖泵站拆除重建、乔口泵站新建;针对茨淮新河尚塘乡境内非法网箱养鱼,进行了依法清除。大部分再建、新建或加固改造工程都已于今年4月份基本完工,再建工程的顺利完工,对于今年的防汛工作至关重要。
(记者 顾成家 马南南 实习生 周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