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已经持续了一周的降雨“中场休息”,未来几天,降雨将卷土重来,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依然是淮南天气的基调。根据淮南所处的地理位置,每年6月底7月初的梅雨季节是淮南降雨量最为密集的时间段,也是淮南市城市防洪排涝最为紧张的阶段。近期降雨频频,淮南城区会不会出现内涝?城市排水管网能够承受怎样的暴雨?每到梅雨季节,这些问题便成为了广大市民和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关心的问题。
过去一周考验城市排水
“从6月26日到7月2日,每天都下雨,降雨最大的6月28日,降雨量达到49.8毫米,2日雨也不小,降雨量42毫米多,已经属于大雨级别“,7月3日下午,在淮南市市政管理处排水设施管理所的办公室,该所负责人掏出手机,向记者介绍过去一周的降雨量。为了保证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准确高效,从进入汛期开始,气象部门会把每天的雨情通报发到防汛排涝工作人员的手机上,雨情通报的降雨量数字可以精确到0.1毫米。
每年的5月至9月,是淮南的汛期,而6、7、8三个月,是淮南的主汛期。在主汛期里,防汛排涝工作也进入了最繁忙的时间段。对于淮南城区排涝工作,每年6月底至7月初的梅雨季节则最为紧张,持续的降雨形成地表径流,直接考验城市排水能力。
“总体来看,过去一个星期的降雨量不算太大,这样的降雨量在梅雨季节里比较常见,对于淮南城市排水没有形成多少压力”,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一周之前,淮南的干旱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最近一周的降雨被干旱的地面吸收了不少,并没有形成很大的持续地表径流。“最怕的就是那种大暴雨,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降雨量达到上百毫米,城市排水就会压力较大”,他介绍说,最关键的时间段就是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现在已经实行全员到位,定期安排值班、巡查和抢修人员随时待命。
降雨间歇:抓紧维修排水设施
尽管过去一周的降雨并没有导致城市排水不畅,但依然暴露出了城市排水设施的一些不完善环节。7月3日,降雨暂歇,对排水不畅的地下排水管网进行维修更换正在抓紧时间展开。
记者跟随淮南市市政管理处排水设施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来到淮南市广播电视台大门西侧,位于此处的地下排水管道从7月3日上午开始更换。原先使用的直径为500毫米的地下排水管道,已经不能满足排水的需要。“从广播电视台往南,包括基地小街在内的地势高的地方,下雨形成的积水都会通过这个管道排水”,现场一位负责施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个管道不够粗,导致积水从路边的雨水井冒上来,漫上了马路。在现场,几名工人已经将路面挖开了大约一人深的大坑,这一段排水管道将更换成直径为800毫米的管道,估计连续开挖十余米的路面,整个工作量大约需要三四天时间。在过去一周的持续降雨中暴露出来的类似排水管道直径偏小问题,也在田大南路立交桥等路段暴露了出来,将管道扩粗的工作也在抓紧时间展开。
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金家岭路与水库路交会处,这里的地下排水管网出现的问题应该归咎于人为原因。现场一位负责维修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一家自来水公司铺设自来水管道,施工方将沿着金家岭路的大约20处排水管道全部挖断后并重新建造了新的排水管道,但新的排水管道在负责城市排水工作的技术人员看来,其上下错落的构造存在严重的排水不畅隐患,很容易被杂物淤堵。“我们也是昨天才发现这个问题,原本直径为300毫米的地下排水管道被挖掉,会导致路面上雨水流进雨水井后,很难流入地下排水管网,这样一来,积水就会漫上路面”,他告诉记者,从7月2日下午开始,金家岭路的自来水管道铺设工作被叫停,新的整改方案还在协商当中。
除此之外,过去一周的持续降雨也暴露出一些城区排洪沟渠排洪不畅,其中,在排洪沟渠上搭建违章建筑和大量生活垃圾淤积堵塞是其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点,市政管理部门正在督促有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保证“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畅通
“城市防汛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城区的排水,二是城区排涝。”淮南市市政管理处排水设施管理所负责人介绍,为保证排水排涝管网畅通,今年三月份,市城乡建设委就安排人员对城区几条主要水系进行了汛前排查,对部分水系存在垃圾淤堵、违章建筑占压沟面等问题形成了材料上报,引起了市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做好汛前水系清淤、清障工作,保证水系泄洪畅通。
从5月20日开始,八公山截洪沟二号桥下游、龙王沟赵圩村段、洞化截洪沟支流江陈村段、九龙岗铁路桥上游等沟段都已陆续实施了清淤、清障工作。市市政管理处安排专人协助清淤工作,并安排监理单位及时跟踪计量。
“城市排水管网中的水井就像人体的一个个毛细血管,而城区的排涝沟渠就像人体的动脉血管。”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使局部和整体的排水都能“畅通无阻”,他们除了做好水井和排涝沟渠的清淤、清障外,还在汛期实行泵站24小时值班制度,并采取“分路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加强路面巡查,力保每一处都能及时排水,使主城区不发生严重积水。
据介绍,市市政管理处管理的排涝设施有港一路泵站、杨郢孜泵站、小站台泵站和龙王沟新、老泵站等5座泵站共19台泵机和200多公里的排水管网,总排涝能力为82000立方/小时。市市政管理处对泵站排涝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和维护,使泵机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并陆续完成了对刘家山路、洞山路、朝阳路、学院路、人民路等十余条主次道路排水管道的彻底清淤工作。
制定预案,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为进一步提高汛期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预防和减轻城区洪涝灾害,保证群众财产安全,市市政管理处制定了城市防汛排涝应急预案。
据介绍,城市防汛排涝应急预案分为三级,并设定了预案启动条件。汛期,当淮河水位达到或即将达到设防水位,降雨量达到或者超过每日20毫米时,启动城市防汛排涝三级预案;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每日50毫米时,启动城市防汛排涝二级预案;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每日100毫米时,启动城市防汛排涝一级预案。三级预案由市市政管理处自行处置,二级预案由市市政管理处报请市城乡建设委启动,一级预案由市城乡建设委提请市政府决定。
市市政管理处排水设施管理所负责人介绍,第三级预案启动时,市区基本无内涝。淮南自6月26日晚开始陆续降雨,降雨量总体不大,集中降雨量也较小,加之前期地表较为干旱缺水,降雨对城区基本上没有形成较大影响。6月28日降雨量达49.8毫米,7月2日降雨量达42毫米多,都处在第三级预案控制范围内。
在预案启动前,相关部门赶在汛期前对城市排水管网和自然水系进行了疏浚和维护,对排涝泵机、泵机前池等防汛排涝设施进行检修、维护,并购置备用配件、编织袋、黄沙等防汛物资。
对可能发生积水的路段,如广场路立交桥、洞山中路公交公司门前、国庆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二十四中、市政公司门前、淮舜南路等路段,派人死看硬守,根据路面积水情况,及时打开井盖应急排水,并设置警示标志。对可能产生积水的地段架设临时泵机进行抽排,对可能造成交通阻断的低洼路段提醒车辆行人绕行。
在城市防汛排涝预案中,记者看到,市市政管理处成立了防汛排涝领导小组,由该处一把手任组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相互配合,并制定了巡查制度、通讯制度、值班制度、报告制度和奖惩制度等5项汛期工作制度,确保今年城区安全度汛。
(记者 顾成家 张明星 实习生 周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