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之交通篇——城区喇叭声声 禁鸣难在何处
自从有关部门依法将部分主城区的道路确定为禁鸣道路后,有市民给出这样的评价:禁鸣道路难禁鸣,禁鸣标识形同虚设,一条道路,简直就是生产噪声的一个“车间”。
许多市民在出行的道路上,都可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马路上,突然一阵刺耳的喇叭声从身后响起,每每被吓得一身冷汗,而伴随而来的则是呼啸而过的汽车。在午休时间,在夜深人静时,乃至凌晨之时,居民们总会被此起彼伏且十分剌耳的汽车喇叭声闹得心烦意乱。高分贝的喇叭声是一种噪声污染,会使人心跳加快、神经衰弱。而乱按喇叭又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是驾驶人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
禁鸣,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禁鸣,真的就那么难?禁鸣,真的就无良方可觅?这是广大市民较为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值得相关管理部门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现状:城区禁鸣标识形同虚设
对于广大市民,尤其是驾驶人而言,只要出行在城区道路上,肯定都会关注交通标志,交警部门也在道路上设立了各种交通指示标志,就在淮南市各主干道路口,记者也发现了竖立着的禁鸣标志。禁鸣,表示该路段是禁止鸣笛的,可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却在记者耳边回响,尤其是高分贝的汽笛喇叭声,让人觉得震耳欲聋。
洞山中路:6月1日,早上10时许,这时并非交通高峰期,车辆行人也是有序地前行,泉山路口绿灯一亮,由西向东行驶的汽车飞驰而来,路口两处禁鸣标志也没能阻挡驾驶员频按喇叭的手。这辆出租车一边按着喇叭一边踩着油门呼啸而过,那厢公交车发出犹如汽笛的喇叭声穿梭在机动车道上。记者在该路段等待了半个小时,统计了一下,基本上要不了几秒钟就会响起阵阵剌耳的喇叭声。
蔡新南路:蔡新南路是淮南市东西城区的交通要道,这也注定了该路段交通繁忙,虽然如此,蔡新南路也是禁鸣路段。6月2日正值周末,下午3时许,记者在该路段发现马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较多,一个红色信号灯就会排起长队,在这里,喇叭声则是一起交响乐,每时每刻都会奏响。
反映:市民饱受噪声骚扰
家住泉林村的姚大爷和老伴很喜欢傍晚散步,可对于他们来说,散步既是健身也是伤身。“我和老伴年龄都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太好,散步成为我们唯一的健身途径,可每次走到洞山中路这边都是心惊胆颤,这条路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大车乱按喇叭,尤其是突然一声长鸣,吓得我们老两口都快神经衰弱了。”
上午11点多,也正是小学放学的时候,淮河大道田家庵区十六小路段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呜——”一辆公交汽车不停地按喇叭,高分贝的喇叭声尖锐刺耳,让不少学生捂上了耳朵。“这声音太大了,吓死我了。”一群小学生捂着耳朵互相抱怨着。旁边几家商店的老板也说:“这种情况天天上演,特别是那些大车的喇叭声都大得刺耳,有时突然一声都能吓死人。这种噪声不仅让我们深受其扰,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上课时能不受影响吗?”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看到及感受到喇叭的威力。有的电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一些车会鸣笛提醒:有些老人在过马路时,步伐较缓,也会有车辆鸣笛,也许这些情况下的鸣笛,我们都能理解,可一些车辆为了图快抢道,按着喇叭踩着油门在道路上穿行,则引起路人的绘绘侧目及不满。
采访中,市民对禁鸣都表示赞同,尤其是每年高考中考时,那几日对路段进行临时禁鸣,效果特别好,可平时为何却执行不起来?就算不能完全禁鸣,也应该禁止高音喇叭。
背景:颁布禁鸣令遭遇执行难
据市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黄善海介绍,交警支队曾于2006年及2011年分别下发了关于全市两禁的专项整治活动,活动要求,2006年及2011年全年在我市城区主要道路实行禁鸣喇叭,严禁机动车在市区禁鸣道路内鸣放喇叭,并通过媒体及交警部门宣传车上路、悬挂横幅等形式,宣传机动车违法鸣号和拖拉机驶入中心城区道路的噪声危害,教育广大驾驶人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虽然5年间两次禁鸣整治,可禁鸣令还是无疾而终,而其中最主要还是因为执法难度大、取证难、没有相关处罚依据等客观因素。
据了解,目前,我市禁鸣路段有洞山中路、洞山东路、舜耕中路、朝阳东路、朝阳中路、国庆东路、国庆中路、刘家山路、宾馆西路、淮舜南路、人民南路、龙湖南路、学院南路、淮河大道、宾馆路、迎宾路;洞山西路、舜耕西路、朝阳西路、国庆西路、广场路、泉山路、洞山东路、大通南路、民主路;蔡新北路、建北路、蔡新南路、平山路、泥河路。但就这些路段的禁鸣效果而言,记者可以毫不夸张地给出这样的结论:几乎是没有效果,这些路段上的禁鸣标示,对一些司机来说,简直就形同虚设。
尤其是近几年来,因为车辆增加速度太快,道路交通错综复杂,喇叭便成为驾驶人必须的提醒工具。特别是出租车、个体中巴车司机,违法鸣笛现象相当严重。黄善海称,“2006年,在对车辆禁鸣进行整治时,经常遇到有驾驶人鸣笛,我们上前查处,可驾驶人始终不承认是其鸣笛的现象。声音不如图像可以记录,声音一中断,我们就无法取证,所以禁鸣只能靠驾驶人自己自觉。”
建议:执法部门要严管重罚
在推进城市文明的过程中,控制噪音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实行“禁鸣”则成为了许多文明城市的必然选择。正如交警部门表示,要解决市区存在的车辆噪声污染问题,还需要多部门联合起来,共同谋划对策。在这个过程中,交警部门一定会加大执法力度,并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来加强司机们的文明交通意识,养成注意观察路面、遇到行人和车辆自觉减速等良好习惯,尽量少摁喇叭或不按喇叭,而市民也应养成自觉遵守交规的意识和习惯,保障道路的通畅。
针对禁鸣,作为驾驶人也有话要说,“其实不是我们要鸣笛,有些时候行人过马路不看车,尤其是一些孩子突然蹿出来,肯定要鸣笛的。还有一些驾驶员根本不遵章守法,乱停车乱拐弯,你不鸣笛示意,他根本就不知道,有些时候真不能怪我们。不过凭心而论,是有一些驾驶员有恶意鸣笛现象,这要是遇到了,真该好好管管。”
除了交警部门和一些驾驶人,市民们也有自己的见解。市民陈浩告诉记者,完全禁鸣可能行不通,但要制定市区车辆喇叭的标准,严禁市区内车辆使用高音喇叭;再者要加大对恶意按喇叭现象的处罚力度,对那些在禁鸣道路上违法鸣笛的司机,尤其是有恶意鸣笛的出租车、个体中巴车司机,执法部门当依法予以严管重罚,对情节有恶劣者可采取暂停或吊销驾照的处罚方式,同时还须适时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的教育,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希望交警部门在对车辆进行年审时,要将汽车的喇叭检查作为一项重要项目,对那些故意安装或使用超高音喇叭的车辆、当事人,要进行严查重罚,并强行予以拆除。
在谈及禁鸣这一热门话题时,更多市民还是亮出自己的观点:既然依法设置了禁鸣路段,相关管理部门就应该依法进行管理;既然在禁鸣路段乱鸣笛是一种违法行为,那我们的执法部门就理所当然要对那些视交通法规为儿戏的司机依法进行严管重罚,否则,我们设置禁鸣道路,又有何意义?
城市文明创建靠大家,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文明出行,遵章守纪,依法禁鸣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记者 冯登成 王玲 张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