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昔日废弃矿坑 今日城市花园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昔日废弃矿坑 今日城市花园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5/14 23:47:2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老龙眼水库,一个曾经的废弃矿坑,被称为“城市荒地”。在该地段居住了几十年的周老先生的眼中,留下的是这样较为深刻的记忆:遍地乱石,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满池污水,臭气弥漫……而如今的老龙眼,经过几年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后,已成为舜耕山下的一片“绿洲”。老龙眼水库旧貌换新颜,成了市民争相游玩的生态乐园。

      城市荒地:昔日的废弃矿坑

      碧波荡漾的水库,修剪整齐的树木,造型别致的水榭……老龙眼水库生态区经过几年的治理和保护,已由昔日的废弃矿坑摇身变为风景优美的休闲场所。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导致老龙眼水库生态区的南部“伤痕累累”。在过去,采石断崖、荒草泥滩、猪场排污形成的粪坑等,成为老龙眼水库挥之不去的“疮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过度开采,又导致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土壤流失严重,植被难以生存。特别是刘家山和张家山两座山脉的分水岭地带,因采石形成的陡坡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过去,老龙眼水库边上有个养猪场,水库长期受到粪便的污染,臭气熏天。”正在水库散步的柳希斌老人见证了老龙眼水库的变迁,对于老龙眼水库的过去可谓是记忆犹新。柳大爷介绍,有人在水库南岸建起了两排养猪场,养猪场每天抽取大量地下水冲洗养殖厂房,污水和禽畜粪便沿着地沟直接排入水库边的一个个大粪坑里,最后排进水库,直接造成水库污染严重。

      “这里原来没有路,没有桥,也没有整齐的草坪和绿树,更没有亭台楼阁,这里原来就是一片荒山野地。”在水库边上一块空地上放风筝的吕安全老人告诉记者,“环境那是一个脏、乱、差”。

      修复改造:老龙眼水库变身“城市公园”

      为改造被污染破坏的环境,淮南市对这里进行环境修复。老龙眼水库生态区是总面积达22平方公里的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子项目,占地面积170公顷。

      2007年3月,淮南矿业集团自筹资金启动了老龙眼水库地区项目的修复,修复面积达到44.66公顷,包括水体净化、大坝修理、泄洪道治理、水库驳岸修复、景观绿化、亮化、美化等。

      淮南矿业集团组织园林设计专家,针对老龙眼水库生态区南部的采石断崖、荒草烂泥滩、猪场排污形成的粪坑进行景观设计。昔日的养猪场没有了,在原来的位置上建起了一个休闲长廊,周围种上了各种树木,各条水系中间还架起了座座木桥,格外漂亮。三座仿古建筑依山傍水而建,茶楼、饭馆、会馆等设施一应俱全。

      现在的水库经过人工开挖,形成了一个“龙”形,水库中间堆出来两个小岛,岛上种有品种不同的绿化树木。经过修复,老龙眼水库生态区已变成融“生态性、休闲性、景观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开放式的城市花园,那“游龙戏珠”的总体景观令观者赞叹不已。

      市民感受:风景如画,是休闲游玩的好地方

      行走在水库生态区内,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画卷中。

      平坦蜿蜒的小路彼此相连,道路两旁是竞相生长的树木。放眼四周,林地开阔。小桥、流水、老树、凉亭……这些景物将昔日的“城市荒地”装点成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公园。站在木栈桥上,聆听着风吹芦苇的声音,花香四溢,小鸟嘤鸣,一种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妙感觉油然而生。

      优美的风景自然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休闲游玩。

      “这里空气好,环境很美,真是鸟语花香。看着绿色的植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在生态区游玩的王萍说,“早晨和傍晚到这散步锻炼的人特别多,到了双休日或节假日人更多。如今,焕然一新的老龙眼水库生态区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图一: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的风格典雅的楼阁令人赏心悦目。
      图二:在风景如画的园区内休闲健身,其乐融融。

(记者 冯登成 张明星 王玲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