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汪雪艳:一朵最美的女人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汪雪艳:一朵最美的女人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5/11 0:13: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开栏的话 好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字眼,能源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上,都不乏好人的身影。潸然泪下的一幕幕情景,感动你我的一桩桩事件,都如电影镜头一般在脑海浮现。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淮南好人”栏目,让我们一同回忆那一个个好人好事,感悟那一份份荡气回肠。

      如果说她是一朵纯净的百合,那么彰显不出她英勇的行为和果敢的精神,如果说她是一支浓郁的玫瑰,则表达不出她低调的为人与亲和的态度。她是杰出女性,是先进干警,她是优秀党员,更是维和英雄,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她就是汪雪艳。

      2011年4月,汪雪艳被任命为淮南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政委,一年多来,在新的岗位上,她积极把自己在国外接触和感受到的先进管理理念用到新的工作中,将警校的后勤和教学工作细化成一个个标准的工作流程,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估,按照工作流程来打造团队,使警校的管理理顺了关系,提高了层次。

      除此之外,汪雪艳提出创造精品课程和打造品牌教官想法,在一年的时间内,先后派出三批教官分赴上海、杭州、长沙等地学习,她提出情景式教学、讨论交流式教学的具体做法,不断地将先进的理念推广到民警中,使得淮南警校的教学水平在全省受到好评,也使淮南市民警的警务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许多基层民警都表示淮南警校的教学贴近实战,受益匪浅。目前淮南警校的警务技能课程已成为全省的精品课程,一批教官得到了表彰和好评。

      虽然现在的汪雪艳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但是过去那充满鲜花,布满荆棘的道路中的一个个故事却从未被人忘记。

      2006年,汪雪艳经过公安部海选,从700余人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公安部举办的维和警察培训班,经过了九轮死亡淘汰,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部甄选,2009年9月,与其他16名中国维和警察被公安部派遣赴海地任务区,代表中国二百万警察,参加维和行动。

      一年中,汪雪艳与战友们并肩战斗,在各自不同的部门里,发挥特长和协作精神,以踏实、勤奋、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任务区同事们的肯定和赞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祖国争了光,为警徽添了彩。由于当地语言不通,想做慈善救助工作十分困难,但汪雪艳主动与部门主管沟通,表达了中国人对海地人民进行慈善救助的美好意愿,她积极与加拿大警队联系,共同探访多个孤儿院,了解孤儿院紧急所需,列出单目,制成各项救助计划,最终将国内救助基金落实到各孤儿院,解决了孤儿院的部分住房重建,以及一段时间的食品供应。海地人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爱心和善心,大大提高了国家形象。

      海地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后,死亡了23.5万人,近百万人无家可归,使得这个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雪上加霜,人民生活异常艰苦,汪雪艳在开展联合国维和工作的同时,每日从警队战友及防暴队战友那里,搜集大量食品和饮用水,利用每日上下班路上,将食品和水分发给路边的妇女、儿童,她还经常自掏腰包去超市买大量食品,糖果分发给难民,战友们都知道她这个习惯,主动省下食物,托她带给灾民。她临危不惧,与警队团结合作,体现了中国维和警察的风采。

      2010年10月汪雪艳出色地完成了维和任务,荣获了联合国国际和平勋章,如期回到了祖国。获得种种殊荣,赢得阵阵赞誉后,她的笑容依旧柔和甜美,在新的工作中依旧尽心尽力,在能源城人民的心中,她无疑是最美的女人花。

(记者 付莉荣 实习生 徐 梦)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