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七旬老人见证淮南医疗变化天翻地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七旬老人见证淮南医疗变化天翻地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5/11 0:00: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许多老人的眼里,60年前,吃饭穿衣,看病无疑是当时生活的头等大事。一甲子的岁月过去了,人们的生活与观念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从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退休的尹凤来来说,感觉尤其深刻。

       5月8日17点,在第一人民医院离休干部门诊部,被返聘回医院的尹凤来正坐在电脑前梳理数据。虽然他已经71岁了,但仍然显得精力充沛。面对记者,说起60年来的百姓生活,及淮南医疗事业的变化,他侃侃而谈。

      尹凤来是上海人,1958年,刚念高中的尹凤来响应号召,来到淮南支援建设。当时,他们整整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来到了淮南。当时的淮南有淮南矿院、淮南卫校几所大中专院校,可生源却十分缺乏,于是,尹凤来被分配到淮南卫校学习医疗专业。尹凤来回忆道,“那时的卫校在淮舜北路,位于淮南市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刚来的时候,尹凤来对淮南的第一印象就是“荒凉”,像样的建筑没有几幢,人们都穿着一样的灰色或深色的衣服,只有淮河路、淮滨路还比较热闹。

      在卫校学习了三年后,1961年,尹凤来毕业分配到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他回忆,当时淮南的医院不多,有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和淮南煤矿的两所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的设备在淮南算是好的了:一台普通的心电图、黑白B超和一台X光机,仅此而已,再没有比较好的设备了,医生仅仅20多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尹凤来在外科为病人看病的岁月里,他感触最深的就是,那时候许多病人都是被平板车拉到医院的,生产工具也是交通工具,很多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不少百姓由于饮食中粗粮太多而得上了急腹症,这种状况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彻底好转。淮南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初,曾经流行过出血热,主要是卫生条件差而引起,随着灭鼠运动的展开,以及百姓卫生意识的变化,如今这种情况已近乎灭绝。

      改革开放后,百姓就医的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那时起,淮南各医院的设备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数量多了起来。尹凤来说,他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51年了,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看到这个医院发展到如今有1100张病床的三甲医院,新增一大批大中型医疗设备。不光如此,实际上每家医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人欣喜。老百姓看病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120急救中心专业快速,同时,全民医保又缓解了百姓看病贵问题。如今,“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已经成为淮南市民新的就医方式。而政府实施的一些康复工程,为弱势群体带去了良好的治疗。这些变化,在当时想起来,简直就是令人神往的乌托邦。

      在淮南生活了54年的尹凤来早就融入到这片土地之中,半个多世纪的变化让他很感概,当年一栋四层楼就是“高层”建筑,当年购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当年他一家几口就住40平方米的小屋……

      “生活好了,但是许多人不注意锻炼身体,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逐渐多了起来”。尹凤来说,“营养过剩也能产生多种疾病,因此,要好好锻炼身体,享受如今美好的生活”!

      图为龙湖公园、人民医院遥相呼应,见证了淮南几十年来的变化。(资料图)

(记者 陆士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