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还看逢年酒与压岁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还看逢年酒与压岁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31 7:16:0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春节后刚上班,许多同事谈及过节经历都叫苦不迭,原因就是酒喝得太多,做东、做客、劝酒、陪酒……轮番作战,场场不断,“把胃都给搞伤掉了!……”由此笔者又想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过年酗酒。   

      很早便有统计称,中国人喝酒一年要喝掉一个西湖。想想为什么要喝,为什么非喝不可,为什么一路喝来不醉不休,还是文化传统的变异与社会积聚的不良习气害人不浅。文化传统的误读与变异猛于虎!小学教科书上便教育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同时,中国又自古流行酒文化,酒逢知己千杯少,莫使金樽空对月。朋友来访,逢年度假,自然要款待和宴请,而吃饭必须喝酒,无酒不成席。今天,我们的生活好了,有足够的财力喝酒,而酒的品牌与档次也多种多样,这样一来,有人就把喝酒待客的传统与风俗误解了、扭曲了、演绎过头了,演变成林林总总的畸形酒场百态。

      亲戚走了,朋友来了,七大姑八大姨,沾亲带故,上级领导,同事下属,肝胆相照,推杯换盏,莫显失礼,硬着头皮对付,抑或联系感情,陈仓暗渡,酒逢对手,逞强好胜……不止春节餐桌,纵观节日筵席与应酬场合,怎一个“喝”字了得!喝伤了身体喝伤了胃,但感情不能伤。好像不喝,便不能表达诚意,便显不出待客之道,亲情友爱便要就此疏远,生意合作便要因此告吹……这究竟是怎样一种风俗,一种心态呀!

      中国古代有李白斗酒诗百篇,有竹林七贤纵酒抚琴风流,可也有商纣王“酒池肉林”失江山,周幽王酒后烽火戏诸侯的骂名,可见,饮酒娱情,的确是古来流传的文化传统,可也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酗酒为乐,并以此搭上社会功利心,往往乐极生悲。其实,喝酒的目的本应很单纯,就是为了愉悦身心,融洽情谊,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度。何为度,要以自己和亲友身体对酒精的承受能力和现场的愉悦程度恰到好处为限,过度了,反而会适得其反。试想,谁会被劝得喝得昏天黑地、狂呕不止,还会把招待的情谊记在心上,还会对请客人怀有诚意和好感,从而真正地从心底去融洽彼此的感情呢?

      由此可见,酗酒害人害己,会让美味的享受变成肠胃的受罪,会让真诚的沟通变成表里不一的应付,会让美好的气氛与优良的传统变为功利的交换。

      至此,笔者又想到了与年关酗酒相关的另一个话题——压岁钱。压岁钱本身没有错,也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礼仪与风格,长辈表达祝福本不论钱多少,只不过同样由于人们的误读与畸形演绎,现在沦为了一种负担,愈演愈烈。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今年的压岁钱已从一千起价,少则数千,多则上万,这哪里是给压岁钱,分明是夸富攀比的竞赛场和令许多人心慌意乱“打肿脸充胖子”的“受罪年关”。压岁钱“压”的不是岁,“压”的是人们的虚荣和浮躁,就像赌场上押宝赌胜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有人得意忘形,有人手心出汗,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人估摸着送出的礼到底是轻是重而心里没底……而不管怎样,骄纵的是孩子,唯“钱”是论,会过早地在他们心中投下拜金主义和攀比之风的阴影。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腰包鼓了,人情往来是自然现象,对此说长道短无异于杞人忧天。人们或许很无奈,现在整个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不顺应潮流就会被认作“异类”,无人能独善其身。此语虽为难言之隐,却倒映出文化传统延续与时代传承错位的尴尬,折射出文化传统之于世俗人群的误读与畸变,道出了社会深处的隐忧。把真诚的交流和传统的礼尚往来变成酒场的胡吃海喝,变成压岁钱和红包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收礼者又会据此评价心意诚不诚,从而采取不同的回报手段……这样一来,古老的文化与传统便走了样,歪风邪气越烧越旺,最终引火烧身的是社会和个人。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但礼仪不是骄奢淫逸,不是铜臭洋溢,只有能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和主旨的人,才能成功地传承和发扬其优良之风,从而将民族文化和公序良俗发扬光大,让今天的人们和后代从中受益。而要做到这一点,社会上层建筑应发挥引导与宣传教育的作用,而全社会都应该从甚嚣尘上中反省,在对所有传统的审视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科学地传承,健康地生活。

      逢年酒与压岁钱的压力迫在眉睫,预示着正视传统、摈除陋习、健康向上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万翔)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