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医改让百姓看病更舒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医改让百姓看病更舒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19 9:04: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6.2元,减去政府全额购买部分15元,应付11.2元。”听到医护人员报出的缴费金额,家住凤台县卢塘社区的王老汉喜出望外地连连说道:“想不到省了这么多!”药品实行零差率价后,医药费降下来了,百姓看病更省钱了。1月16日,记者采访了淮南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事业科科长何春福,他介绍说:“安徽省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于2011年1月1日在全省32个县区试点,淮南市田家庵区和凤台县名列其中。在试点县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去年9月1日起,医改方案全省铺开。”
  “要不是国家的医改政策,我真舍不得去开这个刀,这个医改搞得好啊!”家住大通区孔店乡王祠村,83岁的王庆福老人激动地说。老人几十年来一直患有右斜疝,到医院诊查,需要花五六千元开刀治疗,但家境贫穷的他负担不起这笔诊疗费,只能强忍时常发作的腹痛。去年医改后,老人终于得以住院治疗,住院几十天的费用也就300多元,却让他从此摆脱了几十年的病痛。
医改给患者带来的实惠显而易见,而医改对于医务工作者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记者采访了田家庵区三和乡卫生院院长郑义强,他说:“以往医生的收入,完全来源于个人的业务收入,这就导致了许多医生为了创收,不顾实际地给患者开高价处方。医改之后,药品实行了零差率销售,国家拨款改革了分配制度,把单位的业务收入和个人的收入分开,医务工作者的合理收入得到了保障,工作时比以前更加安心,也更加积极了。”
  在新的分配制度下,医务人员的工资不降反增,医院的效益也随之提高,其职能也由自主经营、医疗盈利转向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方面。郑义强颇为自豪地告诉我们,医改后,三和乡卫生院用盈余资金和国家拨款开展了多项医疗公益事业,其中就有包括为2万多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民生服务。

(记者 张芳 实习生 常婧 李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