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张绪雷经20多天的努力终于圆梦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或身体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题记
张绪雷,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专业08级学生。
川藏线,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最惊险的景观大道。”
2011年暑假,张绪雷与川藏线,由一辆单车联系着,融在了一起。
梦想起航 独自单飞
在许多人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地方。那里有阳光蓝天的纯粹,雪山湖泊的圣洁,高原草场的广袤,牦牛成群的散漫,民族风情的奔放,原始生态的神韵,藏传佛教的神秘,以及高原反应的神奇……
这个地方,在张绪雷心里埋藏了很久,成了他在大学期间最想完成的一件事——骑行川藏线,用自行车轮去亲吻雪域高原的高山峻岭、感受世界第三极的无限魅力,体验天地任我驰骋的天马行空,同时也在磨难中考验自己的意志,历练自己的毅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从而坦然面对毕业后的社会生活。
2011年6月30日,从未有过“驴行”体验的张绪雷,瞒着父母,怀揣着平日节省下来的四千元钱,独自踏上了从合肥开往成都的列车。这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在成都买了一辆二手的捷安特660山地车,添置了点简易的装备,带着些许的忐忑与不安,孤身一人,开始了梦想的启航。
终于有了伴 心中踏实
开始的几天,张绪雷没有找到骑伴,行程很是孤单。但无与伦比的川藏线上从来都不缺伴:自驾的、骑行的、徒步的、甚至三步一叩首的朝圣者……只要你需要,总能找到伴。果然,折多山前,张绪雷路遇了来自安徽淮南的老乡:爸爸级的老王和哥哥级的土豆。有了伴的小张,骑得更踏实了。
路过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欣赏了“蜀山之王”贡嘎雪山,翻过了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越过了“世界第一高城”理塘。川藏线的魅力交织在绝色美景与惊险路况的起起伏伏中:惊艳、崩溃、刺激、痛苦……
骑行九天 出川入藏
雅安、雅江、康定、泸定、理塘、巴塘……第九天,张绪雷跨过了金沙江,出川入藏。
西藏境内的路况更差,行程更难,但也因此更惊险刺激。横断山脉怒江段,怒吼的江水,狰狞的山崖,断岩碎石不时落下,雨季的318国道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车轮陷在泥泞中耗得人筋疲力尽。
一路上,从怒江桥声如雷电的咆哮到安久拉山垭口涓涓细流的温顺,让张绪雷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莫测。
在翻看张绪雷的骑行日记时,记者同样清楚地记得,他在开篇豪迈地写着:“征服川藏线,征服第三极!”,但此时,在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面前,他不再狂妄,不敢言称“征服”。
川藏线尚未过半,它的未知与神奇已让张绪雷臣服。
西藏江南 让人垂涎
然乌——波密——通麦——鲁朗——八一,张绪雷似乎行走在一卷逐渐展开的无边画卷中。湖水平静得让人遐思,蓝天纯净得让人窒息,云朵轻盈得让人亲近,村落安静得让人发呆……
骑行至此,之前所有的艰辛与磨难瞬间化为乌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世间的美景,怎能让人轻易抵达?无限风光总是在无限风险之后闪亮登场!
青山绿水之上,蓝天白云之下,张绪雷终于有力气激动了!
拉萨!拉萨!布达拉!
从八一出来,离拉萨还有400多公里。20多天一直期待的地方就快要到了,张绪雷发现自己失去了出发前的冲动。他一遍遍地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松多附近的一处天然温泉,张绪雷和他的骑友们三下五除二地扒光了衣服跳进温泉。泉水亲吻着身上的每一寸肌肤,一股热流从脚跟摧枯拉朽般地直闯到头顶。张绪雷说,顷刻之间,他开窍了!为自己出发前幼稚地要“征服川藏线”感到羞愧不已。
(崔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