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二手房市场遭遇“寒冬”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二手房市场遭遇“寒冬”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9/28 0:39: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房产中介销售不再火爆
二手房市场遭遇“寒冬”

      由于限贷等因素导致多数准备购买二手房的人不得不放弃购房打算,淮南市二手房市场整体“冷却”,往日的门庭若市已经成为过去。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由于业务冷淡不少房产中介举步维艰,更有中介直接关门歇业。

      二手房成交量下滑严重

      眼看着9月已过去了一大半,城区大部分中介却没能盼来往年9月份那样的红火景象。而自今年3月份以来,他们的生意就月月冷清。

     “从9月初到现在,我们店仍旧没开张,一套都没卖出去。而且现在大部分中介都是这种状况。”洞山附近一家房产中介的负责人许经理告诉记者。

      翻看该中介的成交记录,从今年1月份直到现在,成交量一路下滑。1、2、3月份小幅下滑但维持正常,其中的一个月尚有10套的成交量。4、5、6、7月份就出现了波动,7月份成交量仅有5套。对此,许经理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果一套房子报价50万元,在以前生意火爆时,由‘卖方市场’决定价格和成交与否,那时候会有很多人去抢这套房子,这种情况下房主有权加价,因为‘你不要有别人要’。如今则完全是‘买方市场’决定整盘局面。”

      成交量的急剧下滑,随之而来的就是中介利润一再下压。“我们淮南的中介费都是按一个点(即总房款的1%)收取的,没有成交量也就谈不上中介费了。”许经理表示,往年中介的“灰色收入”即中介本身从事喊价以及炒房等行径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二手房成交量大幅度下滑原因

      对此,中介公司表示,银行贷款的日趋紧缩、贷款审核的程序愈加严格,导致大量想购房的市民不得不放弃购房梦想。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来中介买二手房的大部分都是购买首套房。由于自身经济因素决定,购买二手房选择贷款是他们支付房款的唯一方式。但现在不少银行进一步提高了贷款的门槛,贷款审核的程序越来越复杂。有的银行将贷款人父母的收入状况也纳入个人资信审查之中,而且排队等房贷审批的情况更是大量存在。”许经理告诉记者,贷款办不下来,中介也就只好放弃一笔笔的业务。

      与此同时,其它中介也表示,不少银行其实都采取了选择性放款,单笔房贷的放款速度更是取决于首付比例、贷款者资信和支行可贷额度等标准。这就又让一部分无法提供更多、更全担保的贷款人暗暗叫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国各家银行在贷款限额方面管理愈加严格,准备金也一直居于历史高位,而本月5日央行存款准备金新规定施行,要求银行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此举更是让各支行贷资金额进一步减少。

       “说白了,你就是付得起首付也未必就能买得到房子。”一位中介老板接受采访时说道。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持币观望,坚持“房价松动才出手”的原则,也是造成二手房市场低迷的原因之一。

      房产中介举步维艰

      而说到“金九银十”,许经理告诉记者:“这其实是有关楼市很经典的一句话,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趋势、一种习惯,大量的年轻人趁着中秋节或者国庆节买房,一旦把房子的问题落实了,那离结婚、办酒宴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但今年的情况是,房子的确卖不动,我个人觉得已经没有了‘金九’这个说法了。”

      8月份,许经理所在的中介成交了两套房子。翻开去年同期的成交记录,却有着十套的成交量,且成交量在当年的记录中只能算是一般。

      对于还未到来的“银十”,许经理表示,受目前整个大背景的影响,成交量依旧只能用“爬”去形容。他同时预测:像他们这样规模的中介其实就能代表大部分中介,大家的生意都临近“冰点”。一些较小规模的房产中介公司最终将不得不倒闭。

      采访中另一家中介的负责人就表示,已经有十来家小型房产中介已经关闭。此外,不少中等规模中介开始将目光转向家政服务等其他产业,试图顺利避开眼下的不利局面。

(记者 杨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