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率大运会乒乓球冠军队来淮交流
球友与大运冠军面对面“较量”

9月4日下午,淮南市的许多乒乓球爱好者心情和艳阳高照的天气一样火热,以削中反攻的独特打法著称的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队员丁松率领2011年深圳大运会乒乓球冠军队来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市环保局等单位开展乒乓球交流活动。
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安徽理工大校队乒乓球运动员和大运会乒乓球冠军队打得轻松而有趣。冠军队运动员有意挑高球给对手扣杀,无意中会出现一些有趣的镜头,逗得大家笑声和掌声不断。随后,应邀而来的淮南市各界乒乓精英纷纷上场挥拍,与大运会冠军比试切磋。最后,淮南市少年乒乓球队的小将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和大运会冠军主力队员较量。小家伙们不看对手,上场就打,动作有板有眼;见球就拉,气场不输冠军。
本届大运会乒乓球项目是由上海交大组队代表中国参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练的丁松,作为此次参赛乒乓球队的主教练和领队,在他的临场指导和精心策划下,中国乒乓球队在本届大运会上包揽了男团体、男双打、男单打和混合双打所有项目金牌。
丁松说话慢声细语,温文尔雅。他是从上海队入国家队,打法是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攻守结合。
丁松打球头脑灵活、手感好、变化多、攻势强、风格怪异,将扣、削球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并形成了他技术上的三大特色:高质量的发球,正反手的变幻稳削和快攻。他削中反攻的独特打法曾令世界一流好手无计可施,在第43届世乒赛上的杰出表现使他名震天下,是继上世纪60年代削球世界冠军王志良、上世纪80年代的陆元盛、陈新华之后,又一位体现当今世界乒坛“更快、更转、更凶”潮流的新型削球高手。
2009年,在他的老师推荐下,丁松担负起上海交通大学乒乓球男队教练的重任。
最令丁松感到幸福的是,还有3个月,他的孩子就要出世了,而他的妻子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
此次,是丁松第二次来到淮南,他感觉淮南打乒乓球的氛围很好,小孩子有时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是,打球是件很苦的事,想要出成绩不付出超常的努力是不行的。
图:丁松(左)和安理大乒乓球爱好者进行交流赛。
(记者 张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