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喜逢盛世绣画卷 一针一线注深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喜逢盛世绣画卷 一针一线注深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8/31 23:35:1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市一名巧手绣娘花三年时间,用百种彩线,绣成了一幅长6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
喜逢盛世绣画卷 一针一线注深情

  8月30日上午,家住淮南市大通区统建楼的罗文勤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亲手绣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记者虽然平时在丝绣展览会上也见过不少手工刺绣精品,但还是被眼前这幅长6米,宽0.8米的绣品深深震撼。精致的构图衬托了整幅作品的层次感,细腻的刺绣手法更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受。

  坚持三年 初衷只为孩子的学业

  原来,30多岁的罗女士一直就钟爱刺绣,当十字绣流行于世时,她就尝试刺绣了许多作品,其中既有气势恢弘的《八骏图》,也有温馨和谐的《家》,都颇受朋友、家人和同事的好评。当记者问及罗女士为何想绣这样一幅作品时,她面带微笑,说:“其实这是我和我儿子的一个约定,在他上初中的时候,为了他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儿子在一旁复习,我就在一边刺绣陪着他,我还许诺,如果他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就把这幅《清明上河图》送给他当礼物,三年后,彼此如愿。”

  春夏秋冬未易志 六米画卷耗尽心血

  “由于本地并没有《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品和刺绣的彩线,我就托好友从浙江义乌寄给我,白天工作,晚上刺绣,有时为了赶进度,我甚至熬到凌晨二三点,春夏秋冬,一如既往,手指磨出了茧,刺破流血,长期坐着,就连肩周也出现了伤病。”罗文勤女士这样描述自己的刺绣历程。她的眼睛注视着画卷,满满的全是喜爱。据罗女士介绍,这幅刺绣一共用了一百多种彩线,三年的时间,陪着她的就是一本刺绣说明书,一根绣针,一张桌子,一个坐垫,虽有难处,但家人给了她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用画卷展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一针一线总关情,一笔一划亦有意,俯瞰整幅刺绣,一种自然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弯弯的拱桥上人来人往,渔民划着船桨卖着农货,高高的酒楼朋客满座,波光粼粼的水面泛着晶莹的光,岸边的柳树摇曳着身姿。宋代的张择端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生活的繁荣与富足,而罗女士则用手中的绣针表现这个时代的图画,家乡变美了,生活更好了,同样的画卷,不同的时代,却是同样的心情。“我就是想用这幅画来表现现在的生活,时代在进步,我们很知足。”罗文勤女士说道。

  献给豆腐文化节 这是一份心意

  值淮南一年一度的豆腐文化节来临之际,罗女士这样说:“我儿子已经同意把这幅十字绣装裱起来,献给豆腐文化节有关机构,算是我们对家乡文化的一点贡献。”

  图: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记者 朱其好 实习生 蒲娜娜 李振 姚保军 朱亚男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