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按国标使用添加剂无危害,过量食用会损伤胃黏膜
“网上说了,一根雪糕有十几种添加剂,还能吃吗?”市民陈女士有点担心。近日,一些细心的市民发现,不少冷饮的食品添加剂悄然增多了起来,少至几种,多至十几种,这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呢?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对冷饮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来到一家冷饮批发市场,发现大部分的冷饮除了必要的配料如白砂糖、植物油、全脂奶粉、奶油之外,还掺入了不少添加剂。记者拿起一个品牌的红豆沙雪糕,一看其中的配料成分,就有十来种,有单、双、三甘油脂肪酸酯、卡拉胶、海藻酸钠、瓜尔胶、槐豆胶、胭脂红、食用香精等等。记者看到一个品牌的冰砖含有吐温80,该添加剂作为乳化剂的一种,多用于冰激凌,食用过多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据悉,食品添加剂是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雪糕中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少则三四种,多则十几种。雪糕中的添加剂主要起增稠、定型、调味作用。专家表示,没有添加剂,雪糕的质地就没法均匀,冻出来的状态就会像大冰块一样硬且难吃,还非常容易化成水。从安全性来说,增稠剂、乳化剂和酸味剂都相当安全,它们大多是天然食品中的正常成分。香精和色素则绝大部分是化工合成产品。
据了解,今年5月13日国家卫生部公示了关于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2号)。其中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里,要求“修改食品添加剂的标示方式”,所有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标示在外包装上,不能用甜味剂、增稠剂、增味剂之类字样来标示”。于是,今夏许多以前“隐姓埋名”的添加剂都出现在雪糕配料表的名单上。
按国家标准使用添加剂的冷饮对人体无害,但由于雪糕是高热、高脂肪的凉性食品,吃多了会引起肠胃不适。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都对添加剂并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从前一直没注意,可是一知道冷饮里有这么多的添加剂,真的吓了一大跳,同时也非常的担心。
市卫生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咽喉炎等病症的人群应尽量不要食用雪糕。过量地食用雪糕等冷饮会损伤胃黏膜,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时间久了易患胃病。购买雪糕的时候应该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标签标识是否齐全,产品包装上应注明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配料表(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防腐剂和着色剂应标明具体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藏条件、产品标准号。
(记者 杨涛 实习生 许丽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