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理想,有些人通过努力把理想付诸实践,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而对于自行车爱好者来说,征服青藏和川藏线,就是一次挑战。有三位老汉,他们加在一起的年龄有175岁,本应该享受退休后清闲的生活,但他们却不甘寂寞,用40天的时间,骑行西藏,挑战自我,实现了他们的理想。
前进,目标就在前方
夏美伦这个名字对我市的自行车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是我市谢家集区的一位退休职工,经常参加省内外自行车及铁人三项赛。在去年《淮河早报》与捷安特公司联合举行的自行车大赛上,老夏也是一马当先,勇夺老年组冠军。记者见到老夏时,他们刚从青藏线回来,大家还沉浸在骑行的快乐之中。老夏说,自己20多年前就去过拉萨,那时他在心里就埋下了一个心结,一定要骑车再来西藏。今年春季,老夏和许怀柱、张红旗两位骑友一合计,大家开始了骑车征服川藏线和青藏线的旅行。5月4日,他们从成都出发,首先开始了318国道川藏线的行程,途经二郎山、康定、理塘、巴塘,再到芒康、林芝,经过21天的骑行,到达拉萨,全长2200多公里。
一路上,他们并不孤单,随时都能遇到自驾游、徒步游的人,甚至还有八天半和十天挑战川藏线的勇士。而磕长头的藏族同胞那种毅力和虔诚,更让他们感动。
坚持,身体与意志的考验
骑行川藏线,他们翻越了14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峰,经历了起伏不定的路面、危险连连的峭壁、波涛奔腾的怒江、随时可能遭遇的塌方。有时,由于山高路陡和身体不适,骑车还没有推车快。由于气候变化莫测,时常遭遇风雪天,三人多次在骑行中摔倒,身体各处都有不同程度的淤肿。他们在拉萨停留了几天休整后,5月29日开始了新的挑战,从拉萨到羊八井、当雄,经过中国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安多站,翻越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再到格尔木,途经美丽的青海湖,最后于6月10日到达西宁。
从拉萨到格尔木,原本需要15天的时间,而他们仅仅用了7天的时间,这一线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最高一天骑行了205公里,用老夏的话说,也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挑战。艰难险阻并不可怕,高原反应也能克服,但最让他们承受不了的是绝望和无助。据老许回忆,骑行中有一段路,四周荒无人烟,陪伴他们的只有风沙和盐湖。一路上遇不到任何人,没有补给,只有一条道笔直的伸向天边,当大家骑到自认为是终点时,发现这条道根本望不到边,“那时孤独、无助的感觉油然而生,自己也是差点崩溃了,这也是大家最容易放弃的时候”。但出行前,大家都表示“打死不打车”,就一条道走到“黑”,决不回头。
回家,迎接下一个挑战
虽然骑行只有40天,但老夏他们却准备了几年。老夏是一名冬泳爱好者,抗寒的身体素质在此次骑行中派上了大用途,为了减轻重量,这次出行他只带了4套单衣裤。工具和药品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体能和心理素质就因人而异。不过,老夏也说出了自己的经验,那就是永不放弃,忍一忍一切都能过去。
人的一生充满挑战,我们年轻人在抱怨工作压力、生活负担的同时,放弃了许多本应该去实现的理想。而像老夏这样已过花甲,尚且能够超越自我,作为年轻人更应该不断去进取超越。
(记者 李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