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淮潘公路施工首次采用新技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淮潘公路施工首次采用新技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5/17 0:20: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修路段将从此告别“咯噔咯噔”,在淮南尚属首例

  经常往返于淮潘公路的司机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车辆碾压之后,路面水泥板便会高低错落,汽车跑在上面,自然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记者于5月15日从淮潘公路维修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正在维修施工的淮潘公路,其施工采用了新技术,修缮之后将从此告别这种“咯噔咯噔”的声音。而这种修路技术的采用,在淮南尚属首例。

  采用路面破碎技术 高效又环保

  在淮潘公路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辆巨大的施工车辆低吼着缓慢行驶着,车辆尾部安装有十个巨大的铁锤,铁锤缓慢升起,然后重重地砸在路面上,这十个大铁锤就这样反反复复、起起落落,车辆缓慢行进,驶过的道路便是一片混凝土碎块。记者数了一下,在施工现场忙碌的这种机器,一共有3台。

  “这种施工机械叫路面多锤头破碎机”,施工现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机械可以将路面铺就的24公分厚的水泥板砸碎,砸碎之后,这些水泥板的碎块再用压路机碾压平整,正好可以作为路基使用,上面再铺上沥青路面。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施工作业方式,在淮南尚属首次应用。从目前来看,这种施工方式已经在合肥、南京等大城市多次使用,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方式有诸多好处,例如,整个道路维修施工速度,将比往常那种施工作业方式提高40%;施工不会产生建筑垃圾,所有被砸碎的水泥板都被用作铺垫路基,因而更环保,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修缮之后,路面将告别“咯噔咯噔”

  维修之前的淮潘公路,其筑路方式使用的是常用的作业方式:铺完了路基以后,在浇筑厚厚的水泥路面,为了缓解热胀冷缩,水泥路面被切割成很多块,这样一来,每块水泥板之间都会留有缝隙。经过长时间的车辆碾压,再加上路基下沉等原因,水泥板就会有下陷或抬升,水泥板之间的缝隙也就会加宽或者高低错落,车辆行驶在路面上,自然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
而采用新的施工方法修缮之后,淮潘公路将会告别“咯噔咯噔”的噪音。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其原因在于,原来的水泥板完全被砸碎作路基石,再铺上沥青之后,整个路面形成了一个整体,不会再有缝隙,车辆行驶在上面,自然也就告别了“咯噔咯噔”的噪音。

  一条道路,两种施工方式

  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淮潘公路的维修施工已经开展了半个月,预计整个工期会在9月1日结束,项目投资1.06亿元。施工路段南至平圩铁路桥,北至潘集区长江路铁路桥,全长15.8公里。

  出于人性化考虑,施工方将整条施工道路分成了两段:从平圩铁路桥到刘圩子,这一段长度11.1公里,将采用路面破碎的新作业方式;从刘圩子到潘集区长江路铁路桥,这一段长度4.7公里,将采用传统的筑路方式,将老旧的水泥板更换,重新铺设路面。之所以一条道路,采取两种施工方式,主要是因为路面破碎施工方式,在施工作业时会产生巨大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建筑物都会有影响,而从刘圩子到潘集区长江路铁路桥这一路段,基本上都是在市区,传统的筑路方式会减少噪音,避免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干扰。

  图一:淮潘公路施工正酣。
  图二:
施工动用了路面多锤头破碎机,采取了新的作业方式。

(记者 顾成家 马南南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