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35座危桥今年即将加固改造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35座危桥今年即将加固改造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4/21 0:02: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淮南市将实施42项民生工程,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工程位列其中
35座危桥今年即将加固改造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标语不仅仅常常被刷在墙上,它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落实在了淮南市施政行动中。截止到2009年,淮南市的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并自2011年起退出了民生工程范畴。

      可是,路修好了,桥又成为了农村交通发展的瓶颈。2011年,淮南市将实施42项民生工程,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被列入其中,并作为3项省级民生工程之一。根据民生工程的实施计划,从2011年开始,对淮南市农村公路危桥实施改造,今年共改造35条,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3月13日、14日,淮南市县乡公路管理局局长张之永率领凤台县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以及几名桥梁专家,前往凤台县,现场查看了12座即将开工进行加固改造的危桥。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民生工程,淮南市交通运输局还专门成立了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领导小组。

      “桥窄、桥旧,新修的农村公路根本发挥不出来它应有的通行能力”,张之永告诉记者,这些架设在农村公路上的桥梁,大多数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有的桥梁的服役时间达到了40年甚至更长,桥梁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张之永随后举例说,位于凤台县桂集乡张庙路上的四马桥,全长57.2米,桥面宽6米多,是砖石结构的拱桥,表面看上去很漂亮,可实际上桥梁的主体已经有不少地方开裂,成了危桥,再加上这座桥位于乡道上,来往的车流量还比较大,为了方便通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桥梁急需改造。还有一些位于乡道、村道上的桥梁,有些已经严重损坏,比如桥面出现大洞、桥栏杆已经倒塌等等,急需加固改造,甚至废弃,另外选址再建新桥。危桥的存在的确危及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警示,一些部门在桥头立起“危桥,禁止通行”等字样,甚至在桥头立上水泥墩将桥封堵,但需要出行的农民离不开此桥,甚至还有人将桥头的水泥墩拆除,强行通过。

      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危桥,即纳入2009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中县道、乡道和村道上的危桥。从统计数字上看,淮南市一共有危桥235座,其中凤台县最多,为178座,超过全县桥梁总数的一半。根据危桥改造工程的先重后轻、突出重点的原则,2011年计划开工加固改造危桥35座,这其中,凤台县23座、潘集区6座、毛集实验区2座、田家庵区2座、大通区和谢家集区各1座。据张之永介绍,这35座加固改造的危桥,将会有16座在年内施工完成,另外的19座可能由于施工时间较长,将会在明年陆续完成。目前,这一方案已经上报至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等待审批。

      据记者了解,全市的235座危桥,将会在“十二五”期间全部改造加固完成。今年是实施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项目的第一年。目前,全市所有的农村公路危桥都已建立档案,档案可以显示桥梁的名称、位置、修建年代、结构、长宽等专业信息;危桥的改造方案将满足安全、经济、适用、环保的原则,其设计标准将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远景规划合理选用。

(记者 顾成家 实习生 洪 潞)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