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读《长淮古韵》品古淮南风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读《长淮古韵》品古淮南风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3/1 23:47: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部较准确、较完整,记录古代文人骚客赞美淮南的诗词《长淮古韵》近日出版,为人们了解淮南、体味淮南人杰地灵的文化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淮南市地方志办公室在编纂新志和点校旧志的过程中,接触了较多以淮南为题材的诗词古韵,这些作品不少出自名家才俊,他们对淮南历史文化以及山水名胜的由衷赞美,充满了使命意识,倾注了真实情感,对后人正确把握历史文化的脉络具有现实意义,编校人员遂将其汇编成册并认真校注。《长淮古韵》一书作品达170首,有起自汉代、距今两千多年的《淮南王屏风赋》、《招隐士》、《八公操》等绝版骚辞;有南北朝时期、距今一千五百年的《八公山赋》、《和王著作八公山诗》、《登寿阳八公山》等稀世杰作;还有唐宋名流俊才李白、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的珍品佳句;更有明清以来淮南地区的才子、名士意气风发之际留下的神韵古风。这些作品,表现了各个时期诗词创作的不同特点,展现了八公山地区、淮南地区以及淮河流域地域文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这些诗词,虽然手法殊同,然而意境高雅,博大精深,且包罗万象,让人为之激动,为之振奋。

(记者 张芳 实习生 刘雅秋)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