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城关镇旧城改造拆违控违工作纪实
今年5月,凤台县城关镇缪郢社区举报,该社区内有1户居民私自搭建违法建筑200平方米,经城建执法部门说服教育后,主动将违法建筑拆除。中山社区举报,社区内有2户居民私自搭建违法建筑160平方米,经过反复说服教育无效后,由相关执法部门强制拆除。
2010年以来,凤台县城关镇旧城改造拆违、控违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引人注目,成为凤台县乃至全市、全省拆违、控违工作的一大亮点。
拆违、控违是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大建设的前奏,也是维持拆、建平衡,加快旧城改造速度、早日改善老城区居民生活环境不可逾越的前提条件和必经之路。但近年来,越是要建设,违建之风就越是水涨船高,以至于旧城改造无法实施,难以推进。虽然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违建、抢建之风依然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难以遏制,愈演愈烈。
为实现这一“零违建”目标,该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成立了城区拆违、控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详实的拆违、控违工作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拆违、控违工作的通知》,建立了举报违建监督新机制、严格的奖惩机制和详实的考核评分细则。
为使拆违、控违工作能够在城区顺利开展,领导小组对拆违、控违工作实行了举报奖励机制,规定社区每举报一例并有效制止,核实后奖励600元;居民每举报一例,核实后奖励100元;凡是“月零违建”的社区一次性奖励社区2000元。
与此同时,城关镇还把各社区拆违、控违工作与年终考核挂钩,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惩罚措施,对各社区拆违、控违工作采取倒扣分制和罚款机制。镇党委、政府还与各社区签订了拆违、控违工作责任状,进一步重申社区及社区干部在拆违、控违这一艰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都为城关镇拆违、控违工作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管理屏障。
为把拆违、控违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城关镇还在原拆违队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成立了“城区维稳监察大队”,坚持24小时巡查制度,从源头上加强了治理。做到了城区范围内普遍查,重点地区经常查,重点时段及时查,同时,加大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处,拆除一处,绝不手软。在拆违、控违工作中,城区维稳监察大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拆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取了“助拆”的人性化拆违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群众损失,减少群众对抗情绪,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发生因拆违、控违工作引发的上访事件,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得到了上级的好评。
城关镇坚持宣传开路,教育为先的拆违、控违新思路,通过板报、过街横幅、电视荧屏、设立宣传台发放宣传材料,张贴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出动宣传车,利用新闻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动员和组织辖区群众关心、理解和支持拆违、控违工作的开展。为专项治理活动营造声势,使“防违、控违、拆违”意识深入人心,从舆论上形成了高压的拆违态势,遏制了一些新违章的形成,营造了“拆违人人知道、拆违人人响应、拆违人人宣传”的浓厚气氛。
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城关镇全城区的违建、抢建之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拆违、控违已成为了全民之举、全镇之举。半年来,全镇连续六个月没有一处违建,真正实现了“零违建”的这一目标。伴随着拆违、控违工作的深入开展,拆违、控违这一当前全国范围内都难以防控的工作在城关镇成功软着陆,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记者 刘银昌 实习生 苏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