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与邮票并称“姊妹花”,素有“小百科全书”的美誉,淮南收藏爱好者苏先生准备举办一场个人火花专题展,让更多的人了解火花,了解历史

众人皆知,火柴上有一张商标纸,被称为火柴盒贴画。不过,它还有一个更富有诗意的名字——火花,它与邮票并称“姊妹花”。火花有一种淡淡妆、天然样的质朴,一种绚丽归于平淡的境界,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还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日前,淮南收藏爱好者苏先生又收藏了一批火花,闻讯的好友纷纷上门欣赏,记者也跟随一饱眼福。
8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柏园南村,当踏入苏先生的家中时,立即被眼前的场景吸引了,一张大桌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火花。方不盈寸的火花上,有著名的黄山风光,有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红楼金陵十二钗”,有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有出口国外敦煌壁画的火花,还有的火花上消防知识教育、科技展示等各方面题材应有尽有。最吸引人的是平常难得一见“文革”时期火花,其构图画面是“一片红”。火花设计上多为宣传画、广告画、漫画、摄影,火花的图案多彩多姿,生动逼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苏先生告诉记者,收藏火花的乐趣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珍贵的藏品,而在于收藏过程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据他介绍,2009年6月份,他来到合肥一公园,准备淘一些文献资料,当时,他看到一名藏友拿出一批火花,立刻被火花上的画面吸引,画面的内容与他的“红色藏品”很多相似。于是,苏先生只留下回家的车票钱,一下子买了200多张。从此,他收藏火花的兴趣一发不可收。目前,他收藏了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火花,近千张藏品。
在现场,苏先生的一名好友告诉记者,火花是火柴商标的雅称,它原本是贴在火柴盒上仅起标识作用的商标用纸,是世界收藏界公认的与邮票齐名的“姊妹花”。方不盈寸的火花,不仅能反映出各国风光、风土民俗,还会在无意间忠实地记录历史变革、社会变迁,正所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素有“小百科全书”的美誉。他说,“文革”期间火花存世量非常稀少,当时人们对于火花几乎没有收藏意识,存世的老火花少之又少,量的珍稀程度就决定了其昂贵的程度。
苏先生告诉记者,他准备收藏一定数量后,举办一次个人火花专题展览,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火花、了解历史。
图为苏先生收藏的火花。
(记者 冉 韬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