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5/11 0:01: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矿业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淮南矿业集团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带给我们的是振奋、惊喜和一连串的“没想到”。新庄孜劳动村的余树琴大妈兴奋地对记者说:“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安居房。屋里啥都给整好,没想到还这么快就能搬进新家!”许多住了大半辈子棚户区的老人们由衷地说,棚户区改造真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千栋高楼起,万家圆梦时。这是淮南矿业集团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真实写照。辛勤的煤矿工人们,告别了历史形成的各类棚户区,住进了绿树掩映、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亭台水榭、假山花坛……如不是身临其境,谁也不会相信,这就是如今的矿工家园。

  淮南煤矿是座百年老矿,历史形成的各类棚户区7.3万户,24万人。这些历经半个世纪的房屋,公用设施陈旧,功能不配套,环境脏乱。为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淮南矿业集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第二年,便紧紧抓住国家采煤沉陷治理和淮南旧城改造的机遇,率先启动了全行业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他们采取“职工拿一点、政府减免一点、煤矿企业补贴一点、申请国家补助一点”的办法筹资建房,淮南矿业集团与我市建立了棚户区改造工程市矿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现场平衡解决影响工程工期等一系列难题,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推进。

  “三个代表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得见的利益。我看你们安居工程很好,安居乐业呀!”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矿业集团时对安居工程给予的高度评价。

  2009年,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两会”上,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源代表集团领导班子再次向职工郑重承诺:“立即启动矿区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从2009年开始,计划用3年时间,再开工建设350万平方米,连同已建成的500万平方米,总计850万平方米,4000栋楼,基本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中咨公司评估后认为,淮南煤矿是全行业棚户区改造投入最多、开工规模最大、职工得实惠最多的一个企业。截至2009年底,又顺利开工14个小区,总开工面积达到189万平方米,圆满完成2009年计划开工180万平方米棚改任务。为加快项目开工建设步伐,近期又已新开工10栋住宅,谢家集新村、八公山新村施工单位已进场做临时设施。居仁村二期、建设村、小井村、孔集北村、李郢孜新村、谢桥新村、淮望二期等正在加紧建设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工程改造前,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联合上海等多家著名的建筑设计院所,充分考虑淮南的实际,统一规划。各小区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功能为先的理念,单体设计美观、大方,配套力求齐全、完善,尤其是景观设计,以山、水、林、文为特征,体现文化底蕴。真正体现了不仅要让职工住上新房,而且还要让职工住得舒心,更要考虑长远,提升城市品位。

  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一栋栋造型别致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几十年无住房、住房差的状况在淮南矿业集团已经成为历史,矿工人均居住面积由过去的不到10平方米增加到近30平方米,户均面积由35平方米增加到近90平方米。记者了解到,2010年淮南矿业集团将计划投入25亿元左右,再开工17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小井村等小区将陆续竣工。

(记者 鲁 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