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酒驾”减少 未带“两证”者居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酒驾”减少 未带“两证”者居多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2/1 0:21: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交警周末突查发现——“酒驾”减少 未带“两证”者居多

      1月29日,又逢周末,交警支队田家庵二大队民警加班加点在洞山西路设立检查点,对来往的小型车辆进行突击检查,从晚上7点30分到9点30分,民警共检查了近300辆小型车辆,检查中,未挂车牌和未带“两证”的居多,而“酒驾”的明显减少,仅查处两起饮酒驾车。

      查酒驾,望闻听测

      当晚7时30分许,交警支队田家庵二大队近40位民警前往洞山西路淮南联大门前,在此路段设立了检查点。

      如何能够很快速地辨别出酒驾,民警练就了一套自己的本领。“我们查酒驾就四个字——望、闻、听、测。首先在要求驾驶员出示‘两证’时,察看驾驶员的脸色,如果他有违法行为的话,脸色肯定会有些不自然。然后闻酒气,喝过酒的人,身上、车厢里大多会有酒味。再听驾驶员讲话的语气和话语逻辑,酒精会麻痹大脑,喝酒的人反应多少会有些迟钝。最后用酒精测量仪测试酒精程度,一般用到第四步时,我们都可以肯定该驾驶员喝了酒,只是要确定属饮酒或是醉酒驾驶。”民警徐作武一边检查车辆一边向记者介绍。

      酒驾还气盛,这人太大胆

      晚上9点20分,一辆中华轿车突然停在离检查点100米的地方,这时七八名民警快速跑了过去,记者闻讯也赶到车牌为皖DYY***中华车旁,记者看到车内有两人,坐在驾驶位的是名女子,副驾驶位上是一位中年男子,而民警正围着一位站在车旁的年轻男子要驾驶证,该男子不愿交出驾驶证,而且态度很恶劣,直到一名民警严厉地指出该男子和那名女子互换了座位后,中年男子才出面让年轻男子拿出驾驶证给民警,民警问是不是喝了酒,年轻男子称喝了一点,不多。对于为什么换座位,年轻男子称自己胆小没经验,才会换座位的。

      随后,根据该年轻男子出示的行驶证和驾驶证看,该男子已经被记6分,如果再因为酒驾被处罚,记满12分后,将被吊销驾照。根据酒精检测仪对其呼气检测结果显示,该男子酒精含量为0.15mg/L,属饮酒驾驶。在对该年轻男子的处罚过程中,中年男子称他自己喝多了酒,所以打电话让年轻男子帮忙开车,年轻男子在酒桌上喝了一点,以为没事,没想到还是被查了。

      为躲处罚,花样百出

      在2个小时的临检过程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民警不易,驾驶员也不易。为了躲避各种各样的处罚,驾驶员可谓用了各种方法,而民警把执法也坚持到底。

      片断一:说人情。“民警同志,我和田家庵一大队的×××比较熟,我现在给他打电话,你接一下。”一名未带驾驶证的驾驶员一边拉着查车的民警,一边掏出电话就拨,民警称,“对不起,你熟,我不熟。如果有驾驶证,就拿出来,如果没带,就尽快回去拿,执勤时不接电话。”

      片断二:套近乎。一位驾驶员因为未带“两证”,民警要扣车,该驾驶员一下车就对民警说,“你们队的×××是我哥,给个面子吧。”民警看了他一眼,很严肃地说,“谁是你哥,你找谁去。”

      片断三:兜圈子。离检查点100米处,有一辆车停在路边,可驾驶员却不在。过了一会,一人靠近车门准备坐进车里时,民警立刻拦了下来,一问说驾驶证没带,民警让其回家拿驾驶证,该驾驶员先打了几个电话,让家人找到送来,可过了20分钟也未到,该驾驶员称自己回家拿。结果又过了20分钟后,该驾驶员来到民警面前,说驾驶证没找到,希望民警“高抬贵手”这次算了。民警称,没有驾驶证,车辆暂扣,等找到驾驶证再到大队处理吧。

      在检查中,记者惊喜的发现,“酒驾”明显减少,连执勤的民警都说,这严查严罚有效果,在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是不错。可另一方面,记者发现开车不带行驶证和驾驶证的人却很多,民警称,行驶证和驾驶证就像身份证一样,证明驾驶员行车的身份,缺一不可,他们对于不带“两证”的,基本上是以先回家取后,再教育驾驶员一定要随身携带。

      据了解,临近春节,为了市民家庭幸福,交警支队民警还将突击上路检查,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图为驾驶员正在使用酒精检测仪检测酒精浓度。

记者 王玲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