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图片新闻 > 来!让我们一起“跑吧”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来!让我们一起“跑吧”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12/10 0:30: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能源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原本互不相识,却因共同的爱好——跑步走到了一起,在跑步中结下了友谊,组成了一个跑步的团体——跑吧。12月6日,记者很荣幸地见到了这么一群以跑步为乐的人。

      从跑吧成立说起

      2009年8月8日,是第一个全民健身日,也是淮南跑吧成立的日子,跑吧成员李清江对记者讲述了跑吧的成立经过。李清江是一个跑步爱好者,长期的锻炼让他认识到许多拥有同样兴趣的人,大家都认为淮南应该有个跑步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李清江想起了全国一个比较出名的长跑团体——跑吧,咱淮南也成立一个吧,李清江找到了德高望重的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张亮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牵头组成了这个跑吧,20多人在跑吧刚成立时加入了进来,一起交流跑步心得,一起自费去外地参赛。在刚结束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淮南跑吧的旗帜飘扬在了南京路上。淮南跑吧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教师,有产业工人,有销售代表等等。

      高龄的马拉松选手

      在淮南跑吧中最显眼的莫过于86岁的王在贤老人、83岁的张亮友老人和70岁的李文学老人。王在贤和张亮友头顶上除了长跑选手的光环,还有着奥运火炬手耀眼的光芒。老人们对长跑的痴情,让他们成为长跑路上亮眼的星星。虽然86岁的王在贤老人因为年龄问题不能和大家一起长跑,但他的热情不减当年,在前不久,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中,王在贤老人还亲自带队前去参赛,而张亮友老人还坚持参加了4.5公里的健身跑,并以较好的成绩圆满的完成了比赛。

      这里就要说说李文学老人了,虽然年届七旬,但是多年的锻炼让他显得很年轻。说起跑步,李文学显得情有独钟,他曾经是本市某小学的任课老师,身体一直不太好。1980年偶然一个机会让他转岗当上了体育老师。体育老师自己也得锻炼啊,要不怎么带学生,李文学从那时起开始了体育锻炼并逐渐迷上了长跑。一段时间坚持下来,李文学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随后,他参赛并获得了区里举行的长跑比赛第二名,他带的学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92年,李文学又参加了淮南市的长跑比赛,并取得了老年组的第一名,从1998年退休后,只要有长跑比赛他都参加,而且经常是摘金夺银。2000年,他带领学生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一个学生竟取得了女子半程马拉松比赛的第26名的好成绩。2009年,从来没有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李文学在加入跑吧后经不住“诱惑”,以70岁的年龄报名参加了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在比赛中,他跑完了全程,取得了3小时43分的好成绩,据跑吧其他人说,他可能是这个年龄的选手中跑得最快的了。李文学很有信心地说,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还是没有太把握好节奏,下次参加的时候,成绩应该比第一次要好!

      夫妻马拉松爱好者

      在淮南跑吧中有三对夫妻让人着实羡慕,都说人生路上夫唱妇随,这长跑路上,也有三对夫妻紧紧相依,他们是张亮友和尚殿娥,陶硕和姚华、李爱祥和况敬爱三对夫妻,而张亮友和尚殿娥老人是其中年纪最长的一对。张亮友老人是大家所熟知的,而其老伴尚殿娥老人也有着辉煌的长跑历史。今年已经78岁的尚殿娥老人虽然个子不高,但腿脚灵活,声音爽朗,做事讲话干脆利落。尚老说,年轻时她的身体就不好,有哮喘、气管等方面的疾病,有时走路急了都喘,后来在张老的劝说下,便开始骑自行车,到了1982年,尚老跟张老开始练习跑步,随后参加了全省运动会,这是尚老第一次参加长跑比赛,虽然长跑难住了尚老,但她凭着毅力还是顽强地走了下来,也因为比赛的鼓励,尚老坚定了跑步的信心,也从那开始,尚老经常参加全市的运动会及全国性的运动会,直到今日,尚老已参加了上百次的长跑比赛,成为长跑界一位响当当的女将。虽然年纪大了,但夫妻俩的长跑目标还没变,俩人每天一大早3点多钟就从家出发,张老骑自行车,尚老跑步,在九龙岗一带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跑友的成绩让人引以为豪

      虽然淮南跑吧成立不久,但跑吧中的几位选手可谓是长跑老将,并参加过多次比赛。其中陶硕便是其中之一。有着4个全程,4个半程比赛经验的陶硕已近60岁,和许多长跑爱好者一样,陶硕对长跑有着特殊的热爱,而领他入门的也就是张亮友老人。陶硕说当年参加单位的运动会,虽然从未跑过,但在单位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那一次的比赛,也奠定了陶硕以后的长跑步。2005年,省老年体协举办了中老年长跑比赛,当时陶硕参加的是一万米比赛,在一旁观看的张亮友老人看到陶硕跑步时的精气神不错,便问他能否跑马拉松,当时陶硕就很吃惊,说自己能跑1万米,但没跑过马拉松,于是赛后张老便带着陶硕从十五中一直往东跑,在11公里的道路上跑了一个来回,陶硕没有任何不适,而且感觉还可以接着跑,看到陶硕的成绩如此好,张老把一张上海马拉松的邀请函放在了陶硕的面前,陶硕开始了自己的马拉松生涯,也就在今年,陶硕参加了三次全程跑,三块纪念牌成为陶硕引以为傲的永恒记忆。

      在跑吧中被誉为“二李”的李清江和李井矿也是难得的跑步人才。李清江是淮南人民颇为熟悉的跑手,今年北京挑战100公里使李清江成为一位名人,其实在去年李清江便开始了自己的100公里挑战赛。11月23日是李清江的生日,和别人的庆生不同,李清江选择了长跑,去年的生日当天,李清江轻装上阵,在正在建设中的山南新区跑完了100公里,今年10月30日,李清江独自一人挑战24小时,只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就在前不久刚刚过去的11月23日,李清江再次挑战100公里,用特殊的方式又一次纪念了自己的生日。

      李井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跑步发烧友,从小就对跑步很“痴狂”。李井矿回忆说,小时候家人并不太支持他,他就早上3点起床出去跑步,5点回家睡觉,家人很奇怪他的鞋烂得快,却找不到原因。1989年,19岁的李井矿取得当时的矿务局举行的长跑比赛第六名后,家人才渐渐支持他跑步。1991年,李井矿有幸得到了张亮友的指导,1997年,他参加了全国登泰山比赛,6666个台阶,9.6公里,李井矿顺利完成,取得了青年组第16名的优异成绩,这更让他信心大增。此后,虽然工作忙,但是他几乎每年都参加淮南市的长跑比赛,就在前不久的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他以3小时13分的成绩成为淮南选手中的第一名,这个成绩与国家二级运动员不相上下,李井矿却不满意,他觉得自己可以超越,他要向3小时迈进。

      想在淮南举办马拉松

      作为淮南跑吧的领军人物张亮友老人对马拉松有许多期盼。“如果淮南能举办马拉松比赛就好了。”这句话不仅是张亮友老人的期望,仿佛也是淮南跑吧跑友的心声。“我们淮南有豆腐,我们淮南有八公山,我们淮南有山南新区,我们为什么不能办个像中国豆腐文化节那样的马拉松比赛,我们有很多条件。”只要谈起马拉松,这些跑友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有着说不完的话,曾经参加过多次马拉松比赛的陶硕看到郑州、东营、上海、北京等地的马拉松比赛,特别让他神往,他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能在淮南举办马拉松比赛该有多好,既提高了市民的身体素质,又让淮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南。“其实淮南有很多优势,我们淮南区域像一条丝带,我们可以从东跑到西;我们可以介绍山南新区,从山南新区跑到高速公路连接线;我们可以跨市,从淮南跑到蚌埠……”跑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激昂的语言足以打动每一个人。

      为了让淮南市民更多地了解跑吧,这次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的16名选手还专门带回上百面印有“淮南跑吧”的小旗子,他们准备把小旗子插在自行车或者跑步时带在身上,让更多的淮南人知道跑吧,让更多的淮南人了解跑吧,了解长跑。

      如果你想快乐,就一起来跑吧;如果你想健康,就一起来跑吧!

      图一:李文学
    图二:参赛选手合影

记者 王玲 陆士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